“我们局里车放假都贴封条了,还是我自己下的命令,就坐你车。”
陈学兵笑着给他拉开副驾驶车门。
“徐局治下有方,比在镇里的时候有水平多了。”
徐海乔:“…”
……
找了个二层的酒楼吃饭。
也没进包房,四个人就在靠窗的位置点了几个菜,坐着边吃边聊。
徐海乔是个敏锐的人,察觉到陈学兵言谈间气质不同以往,好像更有底气了,遂问到他有没有打算在彭水投资。
这年头,招商引资是第一要务,所有工作都往上面靠拢,自乡镇一级开始,不管啥领导,头上都摊得有任务,到了年关,班子领导还要开会给大家结算,你拉了多少钱,他拉了多少钱,没完成指标的就要挨骂,因为领导班子完不成指标,也得去上一级班子领一顿狗血喷头。
这一块任务要是没干好,那大家一年就算白干。
徐海乔也头大。
以前在镇上还好,怎么也有个地盘,现在到了农业局居然还要领八百万的招商任务,日子过得很艰难。
陈学兵也没答,只是看着楼下的街口笑道:
“你们城管工作挺繁忙啊,大过节的还要出来整顿。”
徐海乔往外看了一眼,发现城管在楼下撵摊,场面挺乱的,但又不以为意道:“创卫嘛,创了几年了,上面通知,年前检查组要下来一趟,也不晓得具体啥时候,现在流行搞暗访,打的就是个出其不意,越是过节,越不能马虎。”
创卫,又是招商以外的第二大任务。
陈学兵皱了皱眉头。
以前他来过县城许多次,这个县城啥样他知道,群众和政府各自彪悍。
只是现在心态变了,他在重新审视,如何改变这里。
现在金融和科技公司发展有条不紊,股安劳务其实也挣钱,却在长远规划上差了点意思。
这个公司,他不想简简单单定义为房建公司或土建公司,以后的发展目标也不该局限于某个领域。
他的目标,是从改变一座城开始,搞大型综合改造项目。
什么项目,能比运营一座城更赚钱?
什么成绩,能比运营好了一座城更亮眼?
今后的20年,他以四年一座城为目标,做好五个城市的综合改造,股安建设的招牌就能屹立不倒。
这个规划,很早就存在于他的脑海,但时机没到,启动资金也不够,更没有合适的标的,他只能把前期铺垫做好。
至于做了什么铺垫?
当然不止是开公司。
是读大学。
公司发展得不错,项目一个接一个,两位总工水平也不错,高屋建瓴。
但离城市综合开发还差得远。
建筑,设计,电力,交通,给排水,甚至文化,绿化…
一个超级项目部,各种专业技术人才数百上千。
没有项目,他养不起这么多人。
没有人才,他又不敢接这么大的项目。
好像是个死循环,只能在长时间发展里慢慢解扣。
但也不是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
他读了重庆交院,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蓝书记最近确实没空?见一面聊聊都不行?”陈学兵忽然道。
这个问题,他来之前已经通过电话问过徐海乔。
“你以为我骗你?”徐海乔一脸难色:“这个事我已经帮你跟书记提过了,他对你有印象,听说是你,当时就没表态,我看水泥厂这个事,你只有带着接手的资金来才管用…你要有一个亿,我现在就帮你打电话,他就是在睡觉,我也帮你把他拎过来。”
陈学兵摸了摸下巴,还没发硬的胡茬提醒着自己的年轻。
看来见过蓝书记,反倒不是什么好事。
自己的形象,在对方眼里,或许就跟这胡茬一样年轻。
“行吧。”陈学兵呵然一笑:“等我下次来,蓝书记要是问起你,你就讲和我不熟。”
徐海乔一愣:“你…我都跟他提过你了,这不是开玩笑么!你到底什么意思?诶…你可别背着我单干啊!”
诺大一桩政绩,他可不想放过。
水泥厂现在总被市里的劳什子媒体报道,银行避之不及,筹资遥遥无期,已经成了县里的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