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老阚也是个要面子的人,眼看谈不拢,立马来了个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陈学兵苦笑一声,摇摇头。

他没时间慢慢谈。

前世合肥投资京东方,赚了百亿,还赢了发展。

但时间太长了,十几年的光景。

京东方发展,以建线投产极快著称,以他做的调查来看,资金充足的情况下,一年时间他们就能落地生产了。

而这场股市盛宴,是绝佳的套利机会,顶点就在2008年之前,如果尽快谈成,谈好18个月以内,最好是一年以内的退出条件,就能赶在股市顶点逢高退场。

至少要把他募资的那部分资金退场。

至于政府的资金退不退,退多少,退完以后要不要拿着利润与京东方进行下一步合作,那是政府的决定。

他毕竟是做基金,拿的是投资人的钱,除了考虑京东方和地方产业的发展,还要让投资人尽快受利才行。

这么算下来,他的时间根本没有几个月,必须要敲定投资受股合同,股票限售期限才能开始起算。

否则拖晚了,等到股市浪潮过去,几年之内都没有高位出清的机会。

本来以为重庆这边板上钉钉,时间完全足够,即使吃不上大头,退一步跟渝富合作,喝口汤也行。

结果人家坚决不打算玩了,准备存个档,以后再慢慢玩。

可他哪有时间等?

他现在需要一个头铁的地方政府进行深度、快速的合作。

合肥看来真要去一趟了。

陈学兵的思绪不过转瞬之间,黄领导却注意到了一条阚治冬有意透露的关键信息,发出询问:

“资金?你们有多少资金?”

陈学兵回神,发现黄领导感兴趣的眼神,打算最后一搏。

“黄领导,我不是空手来谈的,博时基金已经答应为我在上海筹资五个亿,如果市政府跟我合作,我可以保证,达到与政府资金的一比一的民间配资。”

“一比一?你们私募基金融资,现在能达到这么大的规模?”

黄领导在上海工作多年,接触的私募基金不少,对私募的发展和规模很了解。

这东西最早就是一帮人为了进交易所百万级别的大户室而把资金伙起来,到了本世纪初才有了相关法案专门管理,成了代客理财。

很多人会下意识的认为基金这种东西肯定是有公信力和约束力的,他却很清楚,完全没有,私募募资纯粹出于投资人与管理人之间的道德信任。

信任障碍,就是私募规模的一道天堑。

他认识不少上海的私募管理者,深知其融资的艰难。

但也正是因为之前的了解,他听说这个项目与私募基金合作时,并没有对私募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解,导致产生了一些盲区。

陆晓春赶紧轻咳了一声:“帮陈总融资是有条件的,一是要有项目和政府资金的参与,二是陈总基于阳光私募的一些条件。”

这话他可得说清楚,免得政府方面产生误解。

这可是有陈学兵的保底条件和自有资金在里面的。

他说着跟陈学兵进行眼神交流,陈学兵也晓得他谨慎,点了点头,让他宽心。

黄领导立马又把手里的资料又来回翻了两页,看到了一些关于“阳光私募”的内容。

这才表情舒缓开来。

“第三方监管,透明化.现在已经有这种东西了”

陈学兵逐渐入了他的眼,他缓缓点头,下定了决心,合上手里关于股安集团的资料,走出办公室。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