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渝富要把这部分专门摘出来,这么多企业,光是甄别都能把腿跑断。
陈学兵无语道:“这么多企业,你们直接一并起诉了得了,直接剥离资产呗,33.25亿.你们怎么也能收回两三亿吧?”
他这话就是挑明:这笔坏债根本就不值五亿。
“没你想的这么不堪。”黄领导道:“买债的时候我们是过滤了的,这是坏账,不是死账,这些企业都不是倒闭企业,都开着,而且银行贷款是有质押的,几年前就值90亿的质押,你想想现在值多少钱?质押部分一半都是土地,要不是有上万名员工在这些企业工作,我们不能强行抽掉其中的资产,这个工作根本轮不到你。”
陈学兵立马摇头,否认了这个说法:
“即使有一半是土地资产,也都是有纠纷的,总共90多亿的本金,能在工行拖出60亿的利息,那是多少年?起码六年了吧?期间他们没在其他地方借债?债主怕是一大堆吧,银行都催不回来的债,您还让我拿着投资人的钱去放款扶持?这些公司能盈利吗?即使盈利,要多久时间?投资人能不能等得起?黄领导,我的基金是靠高收益的名声吃饭,这活我真干不了,干一次,以后我的名声就坏了,失去的是我的融资能力,这是断我后路。”
他越想越觉得不靠谱,这笔债最值钱的就是大企业的部分,目标少,能重组,土地资产也集中,就是光剥离土地都能赚一大笔。
127家企业,就是把其中的土地资源强行剥离出来了一部分,也是零散的。
能拿来干什么?
开连锁超市?
有的还在工业区呢。
还要安置工人,想想都头大。
黄领导见陈学兵态度坚决,皱了皱眉,道:“那就你收,不动用社会资本,给你贷款,你来买下那些债,要卖要合并重组都可以,但要把那些下岗员工安置好,行不行?”
陈学兵愣了一下。
这套路.听着怎么这么熟悉?
国有资产包??
90年代改革大型国企,小型国企则被私有化或者关闭,一家一家卖比较麻烦,还得被挑三拣四,于是就把这些能私有化的中小国企打包,好的坏的掺到一起出售,并且由出资收购的企业处理下岗员工补偿和安置问题。
之后,小型国企几乎就不存在了。
很多内地富豪就是从这里面起家的,不少香港和国际资本也参与了这项轰轰烈烈的整合重组活动,获利颇丰。
不过
“黄领导,当年的国有资产包好歹还有优质企业,你这全是高负债企业,还要我钱买?要我安置补偿员工,我看还得补偿我几个亿才行吧?”
“都跟你说了里面有抵押资产!一半是土地!这些企业不是当年的国企!很多老板都拼了命的想活!我给你,是让你动用市场化手段尽量盘活他们,不是让他们全倒闭!你要是这么理解,那也不堪大任!现在就可以走!”
黄领导怒吼一声。
办公室里陷入长久的安静。
陈学兵也没答话,拿起手里的资料,重新细细翻看。
这次,看了很久。
黄领导也没说话,很耐心地等,甚至天有点暗了,他也没开灯。
传统小家电、纺织业、零售百货、建筑材料、五金、电缆、零食、农业种植.
陈学兵大概以半分钟一页的速度阅览。
说是中小企业,其实基本都是小企业,几十百把号人。
抵押物和经营情况,也没有这么不堪。
只是有些产品有周期,期间企业情况坏上一阵,借钱借多了,就容易周转不过来。
约大半个小时,陈学兵才清了清嗓子,一边看着资料最后几页,一边开口道:
“起码一半的企业不能要了有一小半二三十家吧,有很大希望,剩下的一小半,还得实地看看。”
以他穿越者的眼光,有的企业,靠一两个风靡市场的小产品就足以救活了,有的则是缺钱,把供应通道流转起来。
黄领导脸上有了些笑容。
因为陈学兵的看法,比他们要乐观一些。
“如果你接得下,决定要走起诉程序剥离财产的部分,市政府可以帮你简化手续,一次性大量起诉。”
陈学兵反倒是犹豫了。
这判官令,也不是说下就好下的,有的企业连面都没见过,直接让人家死,这嘴他还真张不开。
关键是这么复杂的商品种类,怎么才能盘得活?
咝.
他忽然有了点想法。
超市!
而后,又是一个想法。
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