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张航站起身来朝大家鞠了个躬便安静坐下,并未跟对面朝他挤眉弄眼的喻义对视。

完全没了半年前的腼腆。

他一直拿着副总监的工资,却一天没在公司上过班,但又是几个兄弟里面性格成熟最快的一个。

这半年的学习,他已经明白了财务的含义,责任重大,也只能当老板一个人的贴心人。

陈学兵本来还在想这小子一回来就做副总监是不是有点不合适,要不要先锻炼一下,但张航回来报道时像变了个人,沉稳了不知多少,第一天上班就加班到凌晨三点,把公司核心证件和账户、分公司采购销售链条、银行流水、税种申报政策全部梳理了一遍,给他写了篇报告。

只是做了个总结,对一些重要的地方标了红线,没有瞎提建议。

任颖对这小子了很大功夫培养,一上来就找到了让陈学兵十分称心的工作方式。

他也改变了想法。

只是得到了一个合格的下属,却失去了一个和蔼好欺负,脸很好捏的小胖子,有点惋惜。

“今天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宣布一下新的董事会制度,即公司章程的变动。”

陈学兵说完这句,任颖从门外走进,放了一个投票箱在桌上。

深圳那边没有投票箱,因为陈学兵事前谁也没通知。

“本集团公司以后执行十一人董事会,除我,总裁蔡志坚,三个子公司总经理总裁作为固定成员以外,其他六个名额,四名从子公司部门总监级别以上投票选举,也就是在座的诸位,选举名单是你们,投票人也是你们,另外两名是员工代表,必须是一线员工,各分公司自行组织投票,提名三人,集团公司也提名三人,最终由董事会固定成员商议决定。”

“董事会非固定成员,每年三月份选举一次,董事会成员身份不影响职级和工作职责,只负责公司发展的提议和表决,另发放职级薪水半年的成员补助,另优先考虑公司人才激励股权池的股份奖励。”

“董事会每季度至少一次,如有特殊情况,由董事长,总裁,或是五名以上董事会成员提议召开。”

“奇点科技公司现在员工超过三百名,另行组织分公司董事会,成员定到7人。”

“另外最近公司贷款的事大家都听说了,公司规模很快要迎来巨大的提升,我知道大家都在关注股权的问题,各子公司的财务情况马上要进行调整,调整完毕过后,哪些该拿股份,哪些该拿期权,都会有个结果,没拿到的也不要灰心,今年开始,每年年终还会有评定,现在公司还小,你们机会相对多一些,努力工作,我这双5.2的眼睛一定能看得到,至少,能看到在座的各位。”

众人皆笑。

陈学兵也笑着靠到了椅背上。

“那就开始吧,每人一张纸,无记名投票。”

……

董事会名单选出来了:

除陈学兵、蔡志坚、于春尹、卢伟冰四人,还有卢一文,萧海东、张洪斌,意外的是还有一个梁晖。

大概就因为董事长说了三个“好”,大家都觉得这是董事长的意思。

本来卢一文的名字陈学兵没提进董事会固定成员,就是不必提他这些兄弟的意思。

其实在集团和各分公司都留了一个兄弟,前期的意义是监控财务,集团财务正规化以后则是应对不测,如果他不在,或者有什么事情,有双眼睛,有个屁股能坐在相应的位置上盯着其他人,陈学兵并没有打算让他们掌多大的权。

卢一文进了,那也好,好歹是集团副总裁。

结果梁晖也进了董事会,陈学兵有点无语,想重新选一次,又觉得这样不太严肃,只能找个合适的由头再说。

董事会结束三天以后,基层员工代表成员也选出来了。

一个叫马永胜,手机出口业务的配货员。

一个叫陈培林,ic部的新技术员。

两个人选都是奇点科技的,都是董事长定的,大家也明白了今年工作的重心。

董事长在会上再怎么说重视工程公司都没用,最终还得看行动。

3月15号,陈学兵和于春尹在46楼办公室喝茶。

任颖坐在陈学兵的座位上,整理各个公司报上来的最新管理制度。

“你这不是几个月前搞过一套集团管理制度吗?怎么又要各搞一套?为了搞这个东西,劳务公司这两天忙死了,公司办公一套制度,工地一套制度,我看小梁他们还搞得还热火朝天的,有激情得很。”

于春尹喝了一口陈学兵泡好的普洱,问道。

陈学兵看着刚刚挂到墙头上的“随机应变”四个字,慢悠悠说道:

“公司阶段不同了,一开始大家都摸不到头脑,必须要有一套权威的管理制度去约束,现在人员结构复杂了,大家对自己的工作也开始熟悉,感觉到有的管理方式不适用自己的部门,有了意见,这时候让他们重新去讨论正合适,免得以后大家为了工作效率干脆就形成了视而不见的习惯,搞小辖区自治,既然让他们改了,就要好好遵守,规章和管理结构,不同时期的公司适用不同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一直改。”

于春尹听得咋舌。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