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37章 于总发威

奇点科技目前的技术优势,就是ui。

张洪斌主导设计芯片,产出还早得很,林斌来了以后主抓的系统,倒是很快用得上。

经过7个月的开发,现在他们有了一套市面上从未见过的手机触控ui系统。

这套系统是基于linux2.6开源架构做出来的,里面的组件,操作模式都是经过陈学兵亲自挑刺,总共有26万行代码,并对linux内核的400万行代码和驱动硬件抽象层的50万行代码进行了一些精简和修改,调节调度和电源管理能力,优化专属硬件(marvell芯片)的驱动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工具链和编译系统的10万行代码几乎没动。

它本质上还是一个linux系统,只是把系统应用和界面全部更换了一遍,优化得更快了一些。

而陈学兵的构想,是通过这个ui,对内核和驱动硬件进行逐步深度的修改,做出一个类比安卓1.0的初代系统,把“x”ui变成“x”os。

这个过程耗钱耗时间,但并不是什么不可完成的任务,他的团队很努力,信心也很足。

但到真正开发出来的时候,要面临的事情就很多了。

要建立自己的服务框架(mobile services):应用商店、账号系统、地图等。

需要大量的维护团队和庞大的优化团队,一代一代的把系统升级,那时候需要很多很多钱去维护这套系统。

多到要用“亿”和“美元”去计算。

关键是工具链和编译系统势必要发生巨大的改变,向软件开发者开放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要经过漫长多次的更新。

每一次更新,都要软件开发者重新做适配。

这里面就有两个问题。

1.维护的钱怎么来?

2.众多软件开发者为什么要适配你的系统?

其实两个问题就一个答案:强者恒强,强者更强。

只要用户多,就有人主动来适配,也就有手机来主动安装你的系统。

等到一套系统占用了绝对市场,装机都可以收费了。

前世安卓前期确实开源免费,但广告、应用商店分成一直在赚钱,只是收的是应用端的钱,不是消费端,客户感受不到而已,并且到了后来开始收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的授权费,手机制造商要支付许可费才能预装谷歌应用,每台收费高达2.5-40美元。

那时候小米的mi.ui做得十分优秀,好评众多,对安卓的底层代码修改程度也比较高,但就是因为对安卓400万软件开发者的强大生态望而却步,始终没有开发出自己的系统。

而华为是被安卓的gms制裁了,被迫砸锅重造,加之全国支持,国内app生态也强大,才做出了自己的鸿蒙生态。

那时候,大家都只能被迫。

但现在,安卓系统还在开发期,时间还早,陈学兵完全有拼一把的机会。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你开发系统早,我追不上,就先控制一批搞软件的企业。

他做“菜单式创业”,做顺为创投,让软件公司开发自己的应用,就是想一边赚钱,一边把一批好用的应用软件掌握在自己手里,去倒逼整个生态。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