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逼战!
5月22日,周一。
上海张江。
这里高楼林立,有限的地块里盛装着许多企业总部。
半导体,微电子,生物医药,跨国科技公司
2006年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高新区,从一开始的22.13平方公里扩展到42.11平方公里,并且实现了平均每平方公里工业产值77亿元的工业产值。
这么庞大的产值,不是一个小小的张江地块就能做得出来的。
它们的总部在这里,工厂却大多在昆山。
上海,靠着苏沪边界的昆山建立工厂虹吸苏州,苏州自愿为上海配套,也引进了许多上海企业工厂落地,打造沪苏一体,形成“小上海”格局,虹吸着旁边的南京和杭州,造成了南京成为江苏弱省会的尴尬局面,只能通过马鞍山向合肥发展,弥补自身。
复杂的人才流向,影响着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发展。
张江高科园内,路边的一栋二十几米高的方形小洋楼上立着“展讯通信”和“spreadtrum”的标志。
楼层外表很漂亮,也很新,周围绿化环境不错。
中午,陈学兵一行人坐着出租车来到这里时,陈大同与一帮公司高层在门口迎接。
两辆出租车,四个人,下车轮番握手。
“陈总!你们应该让我们派车去接啊!”陈大同摇晃着陈学兵的手客气道。
“不用不用,我早上就到了,在机场等他们从重庆过来!接什么,大家都难等。”
陈学兵一点不客套,只跟旁边短发干练,黝黑皮肤的武平握完手,便转头介绍自己的三个手下。
“邹嘉盛,奇点科技副总裁!也是你们二位的校友!”
“后藤美树!我们集团的财务副总!”
“容显文,我们集团的副总!”
“他们两位都是普华永道出来的,对金融,财务,法律工作比较熟悉,长期在香港工作,对国际事务也比较了解!”
其实这三个人对他来说都有点陌生。
邹嘉盛是卢韦冰当初带来的十人团队之一,奇点不久前提拔的副总,清华毕业生。
容显文和后藤美树则是蔡志坚的团队。
谁来当展讯的总裁并不重要,但参与展讯的管理,也是一次培养历练的机会。
陈学兵本打算让邹嘉盛长期待在展讯,方便跟奇点科技接洽,他和陈大同、武平是校友,也是最适合当展讯总裁的人选。
但奇点如今的规模还没有展讯大,让奇点的副总过来担任总裁,肯定有很多人不服,为表重视,陈学兵给容显文和后藤美树安上了一个临时的集团职务,让容显文来担任这个明面上的总裁,和后藤美树一起协助邹家盛工作。
看看他们的水平,也算擢拔人才。
陈学兵介绍完后,便提议上楼开个会。
简洁明快的作风,让一众管理层感觉到了一些压力。
会议室的冷气微微吹拂,长桌一侧坐满了展讯的高管,武平坐在主座,陈学兵四人在另一侧,隐隐是谈判的架势。
武平从楼下到楼上一直没怎么说话,笑容有点公式化,用无声表达着一种犹豫的态度。
陈学兵只好主动开口,重新跟展讯的管理层表一次态:
“武董,我就开门见山了,展讯的技术毋庸置疑,但在市场策略和资本运作上还有提升的空间,我们的加入,目标是让展讯更快地打开市场,2008年之前,芯片销售量要达到要达到一亿以上。”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陈总,市场才多大?”
“对啊!联发科的mt6225turnkey方案已经把价格压到13美元一片,就算我们突破射频技术瓶颈,成本也不可能低于12美元,空间就这么大,我们怎么竞争才能卖这么多?”
“华强北也才一年几千万的手机市场吧?大部分的芯片还是洋垃圾!”
陈大同三天前已经带回来陈学兵的“10亿宣言”,他到深圳华强北转了一圈,而且了些功夫了解陈学兵以后,对陈学兵颇有几分信心,但展讯的管理层们肚子里怀揣了诸多疑问。
陈学兵听他们发泄了一会,才抱着手笑道:“华强北时时刻刻都在改变,你们了解的数据并不代表真实,不过,我听你们的意思…都打算盯着华强北,在2g上钻研?3g芯片呢?”
武平听到了他想听的部分,终于开口:“陈总,3g市场你打算怎么做?”
2g非他所欲也,那是股东们想听的,他从归国的第一时间就在全心研究3g,这才是未来。
但这个未来,它一直不来。
他们2001年归国成立公司,一开始怕市场来得太早自己跟不上,拼了命的搞研发,直到2004年研发出了世界首颗td-scdma/gsm双模基带单芯片sc8800a,终于松了一口气。
但市场没有来。
干等了一年,他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2.5g市场,开发出gsm/gprs多媒体一体化手机芯片sc6800d给公司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