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陈学兵点点头,这就足够了。

容显文管理能力到底如何,在这家飞速膨胀的公司,很快就会得到验证。

他想了想,又笑着道:

“武总,陈老师,既然上海对你们这么好,在复旦,同济,交大,华东理工,给你们加个紧急校招,应该没问题吧?”

武平一愣:“今年就校招?”

“对,而且是成班成建制的校招,尤其是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都抓了,恐怕没有公司去校招吧?咱们应该雪中送炭嘛,电信专业,无线电专业,半导体物理,全都要,工科硕士生,工科本科前10名,也要,上海毕业生的漏网之鱼,咱们全部喊过来应聘,淘汰一部分之后,实习期半年,全部集中学习,按照学习成绩安排岗位,这事要马上安排,还有半个多月就是毕业季,再不去就来不及了。”

陈学兵说着都有些羡慕。

也就展讯有这样的条件,有项目,又有名声。

换作奇点科技去这些学校招生,恐怕是门可罗雀。

不对,是门都不一定进得去。

“咝不等项目谈好再招人?”武平犹疑道:“招了人,咱们没拿到基站项目怎么办?没能力做怎么办?”

“所以才要加紧各部门的工作!”陈学兵砰地一拍桌。

“破釜沉舟!奇点帮你们解决了销售工作的冗余,接下来展讯只留一个部门负责华强北的2g芯片业务,其他人,全部要转向3g的研发里面去!研发费用上不封顶!”

“只要有了关键的技术积累,3g业务自然少不了展讯!如果展讯最终没有取得td业务的主导研发地位,你们也不用担心,招聘的人全部转到奇点,培训产生的费用,奇点给你们买单!”

“不过.到时候容显文就没必要再留在这里了,你们以后就靠着华强北业务过活吧,应该也能活得很好,你们的美国上市,会很顺利。”

陈学兵说着一个他们本来一直向往的结果,语气里却不乏嫌弃。

仿佛拿下华强北业务,美国上市,就是他们的最后一条路。

武平咬了咬牙,却又一时说不出什么反驳之词。

陈学兵的眼光太高了。

但人家给他们把钱和人才都备足了,如果取不到成效,就是他们无能,没什么好争辩的。

“hsdpa!”武平看了陈大同一眼:“只要咱们把td的hsdpa攻克,就有主导地位!”

陈学兵皱了皱眉头:“hsdpa是什么意思?”

“额…就是一种3g的优化技术,可以通过优化下行链路的传输效率,把下行流量调高,数据使用中,下载量一般要远高于上传量,只要优化下行流量,使用体验就会大大提升,你可以看作一种3.5g的技术吧,td的单载波理论峰值可以提升到1.6m以上,这个技术在基站和手机终端都能用得上。”陈大同解释道。

陈学兵听懂了。

“有头绪吗?”

“早就在研究了,欧盟提出的技术,wcdma商用几年,已经研发出了这个技术,但td至今没有商用,国内td联盟都在研发,但至今没有攻克…理论上是一定会攻克的。”

陈学兵一听,立马开启了山寨之魂:“能拆机研究吗?”

“不行不行。”陈大同连连摆手:“wcdma和td的理论路线都不同,而且里面有人家申请的专利,沿着这个方向研究,会碰壁。”

他说罢,眼神微亮:“不过.你在重庆要是有关系,可以帮我们联系一下重庆邮电大学,他们去年10月研发出了一款「通芯一号」,支持td-hsdpa,不过工艺世代比较低,技术也不是很成熟,只能支持1.1m的传输能力,我们判断他们应该是没钱了,大学的商业化能力也比较差,如果能把技术买过来,对我们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陈学兵一个大愣。

好家伙,原来技术就在家里?

邮电大学带这个名字,应该也是市里和信产部共管的大学。

“好好好,有头绪就行!这件事我来搞定!不过你们要继续突破滤波技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陈学兵出发之前看过大唐的核心技术,对他们的那个耗了好几年的“智能天线”作了一番了解。

hsdpa是调节增强,而滤波技术则是通过降低干扰增强网络的技术,甚至能把网速翻倍,大唐通过传统天线来完成基站的信号增强,成本又高,部署又复杂,而且可能因为信号反射过多导致追踪失效。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