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第246章 阴悄悄发展

翌日。

人民广场对面的市政府大楼,陈学兵做了诸多准备的一场谈判,超乎想象的顺利。

武平仅是一通汇报,就让严副市长哈哈大笑。

“好啊!dsp芯片研究,核高基,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你们有心了!有这样的信心,我们也非常高兴!李主任,把展讯列入《聚焦张江》政策首批重点企业,按照研发投入20%,给予配套补贴!”

严副市长对市科委主任下完命令,立马又对着市教委副主任张民选安排道:“跟交大沟通一下,开放他们的微电子学院实验室,让展讯直接对接导师推荐名单,还有复旦的实验室,中芯国际,一定要配合展讯,拿出一份芯片验证报告和高良率报告,帮他们申请核高基项目!小王,这件事你去办,张江的芯片,一定要走在全国前列!”

“另外,教委要发一份通知,把张江重点科技企业招聘率纳入几所高校的就业考核指标,请各校的就业办主任每日汇报签约进度,一定要尽量把这一届的工科应届毕业生留在上海!”

“至于这个外高桥研究院的事情啊,程序上比较复杂,保税区的特殊政策要上常委会,而且张江的研究中心已经在建了,我看你们先用,至于研发设备的进口税,在市政府职权范围内解决就好了,可以减免,补贴,咱们首先注重效用嘛!只要你们的技术研发取得进一步成果,还需要扩张研发中心,外高桥的地,我帮你们找领导去谈!”

旁边的科委李主任有些犹豫地道:“严领导,核高基规定项目负责人年龄不超过50岁,展讯报过来的首席科学家是他们的cto陈大同,现在51岁.”

严副市长摆摆手:“一岁之差,科学研究又不是提拔干部,找个名义跟科技部申请豁免嘛!有什么关系?”

武平听得笑意渐盛,连连点头,并且给了陈学兵一个“牛不牛逼”的询问眼神。

陈学兵全场没有开腔。

脑瓜子嗡嗡的。

他准备好的“上海不支持就给重庆黄领导打电话,甚至给安徽领导打电话”情节,完全失去了作用。

这特么哪是谈判?这是领救济粮来了!

领导公然要求中芯国际和复旦研究室帮展讯“美化”报告,申请核高基??

他小看了上海的胜负欲。

也可能小看了陈进的事情给上海留下的阴霾。

副市长竟然把市科委和教委的领导拉过来一起接见武平,并且现场解决展讯的一应要求。

细细想来,这个时候展讯拿出一款三模新产品申请核高基,还要研发陈进造假的dsp芯片,并且表示要冲击更高世代,又要大肆在上海招聘,为上海挽留科技人才,完全有一种为了证明上海科技实力甘当马前卒,为上海冲锋的意思。

误会了,领导真的误会了。

严副市长见旁边的陈学兵发着呆不说话,主动笑着问道:“陈总,非常感谢你对展讯的支持!听说研发dsp芯片是你的意见?是不是还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

陈总第一次被政府热情得有点卡嗓,一时感觉走进了东北。

还有什么想法?

你一下答应得太快了,我还没想好啊!

“放心,资金方面如果还有问题,等到扶持资金批下来了,我们上海科创投还可以注资5000万可转债!到时候用股权或者回购的形式归还,都可以!”

严领导觉得陈学兵这位投资商对展讯抱有担忧,立马摆出了支持展讯的决心。

“额不用不用,展讯要走市场化路线,过渡依赖政策红利,会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我们要做一家长寿的企业。”

站起来拒绝的,是武平。

拒绝得很干脆。

要是直接给钱,咱们就收下了。

可转债,开什么玩笑。

到期可以按照约定价格转换为股权的。

万一债转股,展讯真成了国资入股了,而且即使没转股,美国上市也是要审查这项风险的。

陈学兵看到武平拒绝如此之快,意识到什么,略微皱眉。

但又在武平望过来之时,转化为笑容。

他站起来道:“严领导,上海对高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令我感动,我旗下还有一家科技公司,有机会,希望能跟上海大力合作。”

严领导惊讶了一下,而后笑了起来:“哦?.是京东方?”

陈学兵来前,他的投资事迹严领导自然是过目了的,否则也不会对陈学兵这么客气。

只是奇点科技声名不显,不在严领导过目的范围里。

“不是,是我自己的公司。”

“那是哪家公司?”

“是家手机公司,现在就不介绍了吧。”陈学兵微微一笑:“不过再过半年,我们会在上海开新产品发布会,我送您一份我们的新产品,请您一定收下,帮忙指正指正。”

严领导爽朗大笑。

“呵呵,好哇!陈总眼光过人,你创办的公司,一定非同凡响,我等着看!”

20分钟后,陈学兵和武平从政府大楼里出来。

“感谢陈进吧!”武平笑了一声。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