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总,是不是有点太贪心了。」
「贪心吗?」陈学兵反问:「郭总看清楚,你们只是授权和指导,凭白挣了一份钱,这些技术都是对应手机生产线的,况且我们只建两条,都是自用,并不和你们抢生意,你也应该知道我最近在你们厂里挖的人也只涉及手机生产线,如果我足够贪心,应该建几条电脑生产线才对。」
郭台铭的笑容已经完全消失:「我们富士康的国际规模,不是谁都能跟我们竞争的,连美国的伟创力也」
陈学兵笑着打断:「伟创力打不过你们,最根本的原因是融不进中国,没法完全发挥出中国这个拥有全世界最优质劳动力人才市场的优势条件,他们的生产重心分散于全球29个国家,没有把握好中国入世以来的制造业爆发期,也没有获得大陆土地政策的集中支持,而我正好有能力帮助他们迎头赶上。」
这番话,已经充分表明他对伟创力做过一定程度的调研,也让郭台铭的脸色变了变。
富士康成功靠三点:大陆的土地优惠政策,低价高效的人力,高度垂直整合的供应链。
管理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也占一些,但相对其他世界工厂,并不是绝对优势。
「陈总这话是什幺意思?你想帮伟创力?你以为这事有这幺简单?」郭台铭冷哼了一声:「我要是不干了,在大陆撤资,五十万员工下岗失业,恐怕多的是人会找你麻烦。」
「倒也没有这幺难吧,如果郭总撤资,那就更简单了。」
陈学兵悠悠说道。
「郭总晓得我刚拿了一笔42亿的产业基金吧,我还有能力迅速调动上百亿的市场资金,你明天宣布要走,我后天全面接盘你的大陆员工,就在你的现有工厂的土地上建产线,手机订单我多的是,电脑方面,联想也会支持我,另外贾伯斯明天就会到中国找我,我有把握让他答应把苹果的IPOD和IMAC订单,甚至手机订单全部转给我做,你信不信?」
「你没了产线,去其他地方重新招工人建厂,我联手伟创力拿了你的诺基亚订单,你还剩什幺?」
「郭总这些年发展得不错,不过在日本、韩国和美国都树立了一大批敌人,要是有人带头挖坑埋你,我相信很多人都愿意来添两把土。」
「你敢撤,对大陆不会有任何影响,而你,明年就从世界电子代工的榜单里彻底消失,你在台湾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
「世界变化很快,尤其是电子产业,所以大陆撤资这种话,我劝郭总慎言。」
一句接一句,全是如山的压力。
郭台铭感觉被这双年轻而锐利的眼神盯着,心里极其难受。
他一向以钱和势压人。
但此时,他完全不掌握对方的领域,对方却好像有机会对他全面出招。
他除了技术优势,还剩什幺?
而现在对方还要他的技术,更让他纠结。
他心里竟有了一种不想搭理的让步。
是的,不搭理他就好了。
他顶多跑来挖人,能挖多少?
可这幺想更感无力,这几天被奇点挖走了很多关键员工,有的人甚至是站在富士康厂区门口和对方签合同,已经足以说明很多人才对富士康并没有太多归属感,只是缺个更好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