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你,抄袭我?
(上章大段审核删除…不太流畅,意会吧。)
陈学兵和郭台铭谈判结束出酒店的时候,门外停了几辆市政府接待的大巴,下来的都是外国面孔。
与此同时,深圳的许多高档酒店门口都停满了这样的大巴。
今天他很忙,深圳同样也很忙。
和这一届《第八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电子展》同时召开的,还有一场《2006中国全球半导体市场大会》。
11号开半导体会,12号就是第八届高交会开幕。
半导体方面出席的有NEC、德州仪器、飞思卡尔、NXP,高交会更是规格甚高,英特尔、甲骨文、惠普、苹果、索尼、杜邦、住友、三星、东芝等44家跨国公司参展,创历届之最,其中英特尔首次由总部直接筹备展位,并组织全球分公司总裁参会。
有位商务部的领导也在。
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决定了不去参与,虽然展讯也在半导体会议出席之列,但他又没在展讯任职,名不正言不顺。
上海新领导快来了,展讯这几个月倒是应该好好在上海表现一下。
和华为的技术合作谈判已经结束,钱要赶紧投进去了。
双方确定华为技术以15亿定价,但展讯也有技术投入,折价两亿,实际付款13亿。
提出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架构设计,做了三层防火墙体系。
1、技术模块化切割,以可剥离、可计价核心原则划分「基础层」与「应用层」。
基础层由合资公司持有:华为提供MIMO多天线技术、OFDM信号调制方案等通用型专利,展讯对等投入TD-SCDMA优化算法等3G过渡技术。
应用层,即合资公司需要额外调用的部分技术各自保留:如华为的LTE-A演进路线、展讯的晶片集成设计等竞争性技术不纳入合资范围。
2.研发团队双轨制。
合资公司团队:由华为、展讯联合派驻工程师。
独立对接机制:双方各自设立「技术接口人」,负责将合资成果导入自家体系,但禁止直接接触对方内部研发。
示例:华为工程师A提供MIMO代码库给合资公司→展讯工程师B基于该库开发3G至4G基带→接口人C将成果传回展讯,但不得获取华为的LTE-A调度算法。
3.动态股权与退出条款
分期注资+回收协议:
展讯首期投入4亿,每季度追加3亿,若展讯资金链断裂,华为有权以初始定价回购股权。
华为占比51%,承担主体研发责任,另设专家委员会,华为展讯各设3人,研发预支出项需委员会审核后四票同意方可实施。
设技术里程碑,所有投入的研发人员以本合资公司利益至上,按期完成里程碑,华为和展讯共同释放高额分红权,或高额现金以资奖励。
合资公司专利及后续产生的专利归双方共有。
华为是只管出技术出人,准备了个百人团队。
展讯现在兵强马壮,纳入了ADI团队,已经有十几个研发项目组,370项通信专利,合资公司方面也打算投入一支30人的团队进去。
运营方面,就等陈学兵的首期资金注入。
忙完深圳的事,就要赶回重庆开分红会了,把基金里能拿的钱全拿出来。
另外重庆胖东来生意有市政府的宣传加持,一天比一天火爆,麻烦也很少,虽然前期各种补贴市场投入大,自己没挣到多少钱,却按时给供应商付款,从6月13号开业到现在四个月,营收逼近两亿,已经让一些小厂子开始回血了。
关键是大家看到了希望,接下来还有大店呢。
大店修建有几千万的初期资金投入,材料商垫一半付一半,暂时不需要继续投钱也能干得走,圆形主体结构慢慢修起来,在江北每天都有人驻足观看,一旦开业,引爆重庆消费是迟早的事。
很多进不了小店,等着进大店的供应商都在翘首以盼,恨不得亲自带人去帮工地搬砖。
厂子经营,现金只是一方面,只要生产线转起来,产品卖得出去,工人看得到希望,很多事就好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