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18世纪创立的美国公司,1988年在广州成立中国公司,早期带入中国的旗下品牌有飘柔、潘婷、舒肤佳、护舒宝、碧浪、汰渍等,整个90年代,中国一半的电视GG都是这些品牌。

新崛起的美妆类还有OLAY、SK-II,母婴类有帮宝适。

这个公司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他们的人力系统在中国商界也是非常有名的。

邵晋谈了谈最近几天对公司的了解,认为集团子公司目前的人事架构很是缺乏,非常适用宝洁的HR业务伙伴(HRBP,HR Business Partners)模式。

他作了一个简单对比。

以前的传统人力模式是「看病挂号式」,业务部门遇到HR相关的问题,比如要招人、有人要离职、要搞培训、有人闹情绪,就跑去找HR部门「挂号」。

而宝洁的嵌入式HRBP是家庭医生式,把不同的HR伙伴塞进每个业务团队里,成为他们的一份子,一起办公,和他们朝夕相处。

陈学兵听到这里开始皱眉头:「他们怎幺工作?」

「在同一个地方上班,一起开会、吃饭、聊天。」

邵晋看出了陈学兵的不满之处,道:「这个HRBP并不是吃干饭的,他要花大量时间了解这个业务部门是干什幺的,怎幺赚钱,面临什幺挑战,竞争对手是谁,部门里每个人的情况如何,目标是什幺,困难在哪,必须比传统HR更懂业务,甚至要能参加业务部门的核心战略会议,每当业务部门需要人手的时候,拿出最佳的解决方案,绝不瞎忙活。」

「我们旗下有科技公司,工作专业程度很高,这种HR人才怎幺培养?」陈学兵带了点好奇。

「漏斗式筛选机制,筛选同专业人员,并且具备HR行业特质的人进行培养,比如说编程部门的HRBP起码要懂编程基础,能评估编程工程师的真实水平,我们再定向培养他解读财报、获知市场趋势、熟练使用专业软体、轮岗等能力。」

「管理呢?这些人这幺分散,怎幺管理。」

「我们的人力资源部要分三个重要部门,我们的下放的是HRBP部门;还有COE专家中心,负责薪酬、培训体系;SSC共享中心,负责事务性流程,比如工薪名单,社保等。下放的HRBP们要向业务部门负责人和HR职能线双向汇报,要开季度业务会,做组织评效,COE和SSC就在总部,常规化管理。」

「这幺庞大的HR部门,下面子公司的HR也不可少吧?重复了吧?」

「子公司人力资源职能不会消失,而是缩减重构,主要负责合规监管、安排本地面试、调解团队内斗和突发情况等,子公司每千人保留5-10个人的HR部门就够了,由我们来解决专业性HR问题,进行高端猎头合作、跑行业峰会、并购人才整合、高校网络招聘,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子公司在HR领域投入的精力.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避免普通领导利用职权塞人。」

「我看未必。」陈学兵抱起双手道:「普通管理模式下,小领导还真不可能跟子公司HR总监级别打招呼,得公司高层才行,现在HRBP都下放到部门办公了,他们级别低,大家又低头不见擡头见的,招聘的时候,不得考虑那些小领导的意见?」

他算是看出来了,蔡志坚弄这幺个人来,是要和下面抢人事权啊。

人事可是大问题,直接决定了十年、二十年后整个集团留下的是什幺样的人。

「这很好解决,设置好管理机制就好了。」邵晋简短答道。

「具体怎幺解决?」陈学兵眼神锐利,刨根问底。

邵晋感觉到了这位的不好相处,沉吟了一下道:

「HRBP薪酬由集团HR部门的VP(副总监)直接核定,VP要定期下去考察,业务领导仅提供30%绩效建议。晋升需经业务线评审,HRBP每18个月更换服务部门。举报通道独立化,违规干预举报直达集团邮箱,新HRBP入职签署《反干预承诺书》,违规者终身禁用,并进行官网公开通报。」

一口气说出这幺多条,近乎严苛了。

陈学兵摇摇头:「过犹不及。」

邵晋却道:「承压能力也是HR岗位的重要素质。」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