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当然是青莺。
别的客人进府,青莺或许回避,但殿下不同,殿下也知道青莺是前宰相之女,是他们同一条战船上的得力干将。
“李大人,作个介绍!”七皇子道:“这位乃是本王侧妃,名扶风。”
“见过侧妃娘娘!”林小苏施礼。
扶风嫣然一笑,也还了一礼:“李大人且莫如此,小女子本是江湖人,与王爷相识于战场之上,不太习惯官场礼节,莫若大人称我一声‘姑娘’如何?”
“甚好!”七皇子笑道:“扶风入我府中已有数载,始终不肯随我出行,今日也是知闻李大人妙手为本王多次解困,才坚持要过府,亲眼见一见你这位官场新贵。咱们今天就都轻松点吧。”
“殿下过誉也,何来官场新贵?俱是蒙殿下之抬举,陛下之抬爱也!”林小苏道:“殿下,姑娘,请入座!”
青莺送上茶水,立于林小苏身后。
七皇子端起茶杯,轻轻品了一口:“李大人,本王此时过府,是一件未了之事。”
“未了之事?”林小苏微微一愣。
“一个时辰之前,三大高僧离宫而出,可并未走远,他们再起事端!”
“他们做了何事?”
“他们在北门起法坛,做佛事,为玄空超度!”
林小苏脸色微微一沉:“这些贼秃,还真是肆无忌惮也!”
“正是如此,父皇大为震怒,但也难以处置,毕竟这三个贼秃只是为亡灵超度,于情于理于法,皇朝都没有理由干预,可是,信众越聚越多,玄空的死因,也在民间口口相传,完全变形,若是任由他们超度七日,恐生大变。”
林小苏目光慢慢抬起,静静地看着外面的柳香河。
七皇子手托茶杯,静静地看着他。
亭外风微雨细,但他的心中,盘旋纠结。
近段时间以来,他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变故,从落魄至极的皇子,到父皇慢慢倚重的皇子,他的母亲,也正位为妃。
整个天下,都能看见他这位皇子的崛起。
而他深深地知道,这一切,都因为面前这个人。
是这个人,一步步将他从死亡泥潭中解救出来,一次次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也因此对面前这个人有了一种盲目信任。
相信不管何等艰难之事,在他这里总能找到答案。
那么今日之事呢?
有答案么?
玄风、智定、妙语三位佛门大能,揪住玄空之死不放过,非得让皇朝为此事付出惨重代价。
他们的修为无疑是高绝的,但论修为,皇朝也并不怕他们,如果他们来硬的,事情反而好解决。
可他们不来硬的。
他们来软的。
为佛道同门做法事。
以他们在佛门中的地位,轻而易举就可以云聚千万信徒。
他们不需要向信徒传达指令,他们只需要带节奏。
节奏一带,信徒自然会对皇朝生怨。
你说哪个皇朝能接受这样的事儿发生在京城?
你说哪个皇帝看到这不恼火?
然而,你还没办法拿他怎么办!
派兵围剿?
那你是火上浇油!
你能杀的人,只是你自己的治下百姓,这三位执道高僧,谁能杀得掉?
杀不掉他们,你怎么动兵都是错!
不动兵那就只能讲理了。
人家法坛建在那里,人家个个是佛门大能,你与佛门辩论?
谁都论不过他们。
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那里,云聚着千万百姓,将皇朝的仁慈、正义一点点剥下……
这是动摇皇朝的根基。
这是三位高僧对金殿发生之事,作出的反制。
谁言高僧无报复之心?
林小苏目光慢慢一回,脸上露出了笑容:“殿下,我们去欣赏欣赏如何?”
“欣赏?”
“是啊,三位佛门大能,设坛论佛,何等盛事?既然撞上,总得去瞧瞧!”
“那……走?”
林小苏道:“那边估计已经水泄不通了,车就不必了,咱们破空吧!”
王印之光一起,四人一起卷起,横渡半座京城,落在柳香湖畔。
柳香湖,京城北部的湖,湖光山色,在这细雨蒙蒙之中,格外有感。
这座湖,皇家之湖。
因为它是整座京城的水源地。
湖水通过穿城而过的柳香河,滋养这座京城。
湖畔,酒楼遍布。
青楼遍布。
青石为基,红墙碧瓦,分外妖娆。
正北方,云蒸雾罩,一座高阁拔地而起,那就是名镇京师的镇天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