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报告长官,检查无误,申请起飞。”

“同意起飞。”方文在本子上画了一笔,同意道。

学员平复有些紧张的心情,开启各种开关,控制飞机在跑道上加速起跑,然后拉升飞空。

“速度提升到450。”

在方文的命令下,学员将速度提升。

如此高速下,强风袭来,声音变得模糊。

两人拉起驾驶舱透明盖板,将机舱变成封闭式。

交流这才能继续下去。

“这种速度可以适应吗?”方文问道。

“报告长官,我没问题。”学员回复。

“那就好,现在进行高速驾驶教练第一课,侧翼偏转30度,俯冲转向飞行。”

在方文的命令下,学员们进行着各种高速飞行动作。

对于这些基础和素质都很好的精锐飞行学员来说,基础高速飞行动作还难不倒他们,都能合格的完成。

随后,飞行难度就加大了。

方文要求这些学员学习协同作战技巧。

这一步训练,会由潘家峰驾驶一架伊尔16,与教练机协同飞行。

一架为主机,一架为僚机,分别扮演不同的空战角色,在不同空中情况下,进行各种不同的协同操作。

这种训练,能让飞行学员掌握战机编队战斗的合作意识。

以上两种训练,是方文认为的高速战机军事训练重点,掌握了战机编队作战技巧后,就得进行空中射击训练。

为了更好的适应未来的飞行射击环境,方文甚至提前将三架改造好的伊尔16武器系统换成了两挺20毫米机炮。

两挺20毫米机炮安装在左右机枪射击位,只有平射角度,以驾驶位的瞄准装置进行瞄准发射。

每挺机炮装弹500发,可进行三到四轮的接触战。

做完机炮升级改造后,就是空中射击训练的标靶。

标靶使用的是飞机拖靶,用红色帆布缝制的球状拖粑在空中被风灌入形成飞球,是最好的移动目标。

一开始的,为了让飞行学员们适应,使用的是低速水上飞机进行拖靶训练,飞行学员们驾驶伊尔16在高空中追逐吊在水上飞机后面3、400米的空中飞球,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当他们适应了低速飞行物的射击后,就会转向高速战机拖靶训练,由飞行学员们轮流驾驶伊尔16进行拖靶训练。

时间一点点过去,精锐飞行学员们的训练枯燥而高强度的进行着。

从4月,一直持续到10月。

六个月的时间里,这些原本就有基础的精锐飞行学员,掌握了更高的飞行技巧,也相互之间磨合出团队精神。

7人不再是分成两个竞争团体,而是融洽的成为了泰山精锐飞行团成员。

看着他们的进步,方文也很欣慰,这只精锐飞行团,目前来说,差的就是实战经验了。

但适合高速战机的实战,可不是随便就能获得的,方文也在为此事苦恼。

直到岳父和妻子的到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