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根据自己对未来坦克的一些了解,设计出一款全新的中型坦克。
这款命名为‘泰山松’的中型坦克,意在泰山松的稳重,体积远比t26坦克要大。
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其制作出来。
泰山松坦克的制造,难度很大。
相对于飞机而言,坦克是在一个密闭空间内集成大量的设备,并且要有很强的外部防御能力。
这就需要像搭设积木一样,将其一点点拼凑完成。
首先是坦克底盘,悬挂系统。
苏联那边运来的铸造件,倒是可用,承压能力完全没问题。
随后便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安装。
坦克尾部的动力舱先来,泰山飞机制造厂的工程师们,以对大黄蜂r1340发动机的了解,熟练的做出了动力传动装置的改造。
而后,是前舱的动力控制设备和仪表的安装。
当这两个位置的设备做好后,一个没有外部装甲的履带式车已经成型。
在工程师们的驾驶下,这个裸车在实验场上以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表明动力系统和驾驶控制系统已经没问题了。
随后是武器室。
按照方文的设计,炮塔是可以通过手摇式装置进行转动的,这样就可以进行全方位的炮位瞄准。
同时炮塔有两层,上层是火炮,下层是机枪射击口,机枪可以进行90度角的范围扫射。
至于武器,机枪选择的是7.92毫米子弹的机枪,统一武器子弹口径。
火炮方面却出现问题。
选择什么样的火炮呢?
37毫米火炮威力还是有点小。
方文将目标换向了75毫米的步兵炮。
德国le. ig 18式75mm步兵炮的射程,威力都不错。
装填系统也很完善,如果安装在炮塔中作为主炮,威力会很大。
为此,方文和工程师们展开了讨论。
他们一致认为,主要的技术挑战是如何在狭小的坦克炮塔内安装大口径火炮,并确保火炮的后坐力不会对坦克造成过大影响。
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采用更好的液压式反后坐驻退复进装置。
也就是说,原有德国le. ig 18式75mm步兵炮的液压复进装置效果要进一步提升,才能用于坦克。
对此,方文带着工程师开始攻关,他们将液压设备进行改造,提升其功效,然后将整个液压复进装置下面焊接了三脚架连接在底盘上。
这样,当火炮开火后,部分后坐力会传导到底盘然后通过悬挂系统分散掉,部分后坐力会通过液压复进装置来缓解。
这种设计做出后,项目组准备试炮。
在没有外部装甲固定的情况下,他们焊接了临时炮架,然后开始装填开炮。
随着一声炮响,没有装甲的坦克底座猛地往后回退了一点。
这一炮,也意味着,思路是对的。
由此,整个‘泰山松’坦克的内部结构和底座设计制造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外部装甲。
目前各国采用的坦克装甲材质是硅锰钢装甲,这种装甲抵抗子弹没多大问题,但对炮弹的防御力就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