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殷勤的和方文交谈细节。
但现在不是谈细节的时候,方文让他们先找其他家告知此事,等本地之间谈好了,就通过机动部队通知武汉,那时候会派飞机来接他们去武汉详谈。
这也有道理,几位点头同意。
(清末平遥南大街,中间是马车车辙道。)
(30年代平遥南大街,道路平整了,多了电线杆。)
一夜过去,并没有在平遥县城留宿的方文,从机动部队营地宿舍醒来。
洗漱一番后,他带着机动部队需求物资清单,还有一箱子家书,回到飞机上。
飞机起飞,飞往武汉。
降落后,方文将机动部队的需求清单和家书交给了行政部来处理。
现在部队方面的事情弄好了。
公司方面的福利和待遇也完善。
没有其他事情可以让方文分心,他全心全意的投入了晶体管技术的应用中。
现在泰山研究所研究的,是第一代晶体管半导体收音机。
在原有电子管的技术基础上进行改造,让这种新电子设备的设计都沿用了原先的技术思路。
但第一版试制出的设备,体积虽然缩小了很多,内部却没有变得更紧凑。
但这种变化,并不让方文满意,他想要研究所的人明白,新的技术将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为此,方文也加入了研究中。
未来的知识,再加上机械感知能力,让他在电子产品设计上有很强的天赋。
经过五天的摸索设计和元器件制作,他一个人完成了第二代晶体管半导体收音机。
这是一个20厘米长8厘米宽的木盒子。
里面的基板上布满了各种元器件。
有感应线圈和电容组成调频电路。
晶体管信号放大器。
将接收到的调幅信号转换为可听音频信号的二极管解调器。
功率放大器:用于增强解调得到的音频信号,以便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
音频输出电路:负责将放大的音频信号传输到扬声器上,以产生清晰的声音效果。
以及变压器、整流器、稳压器、扬声器等,以及用于调节频率和音量的旋钮或开关等部件。
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组成了全新的收音机。
一个可以握在手上拿着的小收音机。
这玩意,和这个时代的其他电子设备比,简直太小了。
(早期晶体管半导体收音机内部结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