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1000公里的长途飞行,对于水上飞机来说,是无法一次性飞完的。

必须中途降落补充燃油。

方文将这次中转机场安排在沅江流域,位于黔阳古城边的一个水上机场。

(民国时期沅江河段上的黔阳古城,位于洪江。)

在黔阳古城完成中转加油后,飞行队立刻起飞,继续向西南飞去。

剩下的700公里航程,一次性飞完,在中午12点抵达了昆明,降落在位于滇池的泰山水上机场。

就这样,第一批联大教师和学生抵达了昆明。

他们将会与先行来到昆明本地的联大教师汇合,进行前期接待工作。

方文则带着20架水上飞机返航。

来去8个小时飞行结束,抵达长沙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钟。

而这时,机场里还滞留着1500多名学生和教师,他们将会在这里待上3天等待飞行。

方文下机,与留在机场的刘教授交谈。

“他们晚上怎么过夜?吃的解决了吗?”

“带的有干粮,还有被褥。”刘教授回道。

简单的回答,包含着很多意思。

这些在战争中依然坚持学习的学子们,并不是温室中的朵,他们可以承受恶劣的生活环境坚持到现在。

方文有些感动,由此看来,联大的生活条件并不好。

他出声道:“这三天,不能让他们冻着饿着,我来安排。”

他直接走到机场办公区,用那里的商业电台与总部通讯,让武汉那边送一批物资过来应急。

两个小时后,天色将暗,又有一架水上飞机降落。

方文高声道:“同学们,过了30个人,跟我去搬点东西。”

学子中立即便走出了一批人,不止30个。

方文带着他们来到码头,从那架满载物资的飞机上卸货。

一箱箱物资搬运了下来,堆积在机场空地上。

方文打开其中一个箱子,取出一份物资,向大家展示。

“这个是特种作战野外军粮,分两层,下层倒入水,将石灰袋放进去,然后将上层盖上,就能快速加热食物。”

在他的展示下,用锡器制作的两层特种作战野外加热锅,很轻松的就实现了食物的加热。

学子们很是惊奇的看着方文的操作。

有人高声问道:“方先生,你这种东西听起来是用来作战的,它好像能解决士兵野外作战的饮食问题。”

方文当然不会放过这种在学子们面前宣传的机会。

他微笑道:“这还是泰山军用压缩干粮第二代产品,原本是准备给泰山独立团用的,还没有配备过去,大家可以在食用后提出建议,被采纳的话,我们会做出相应的改善。”

既能吃热乎的东西,又能满足好奇心,还可以提意见改进,学子们顿时热情高涨。

他们排着队,领取了野外加热双层锡锅,以及一份石灰袋,还有一份加热食物。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