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电后,第二轮谈判开始。
“航空炸弹可以先不购买,先谈下炸弹投放装置技术,对于你说的技术对换,上头并没有同意。可不可以换一种方式。”
“什么方式?”方文问道。
伊万问道:“一年多前,你购买过坦克底盘和铸造件。有没有想过,采购更多的钢材?我们愿意用钢材或者其他物资结算。”
“钢材?”
方文不禁思量。
战争中钢材是个大消耗品。
泰山目前在铜,铝合金,以及其他原材料的存货上都有富余。
唯独在钢材方面随买随用的状态。
主要原因就是不划算。
如今全球钢产量,美国占第一,但他们现在随着罗斯福的内需政策,大量进行基础建设,钢材价格已经涨了几波。
从而导致从美国海运钢材耗费很大。
而欧洲钢产量主要集中在德国和英国,目前随着纳粹的上台,德国钢材出口也随之减少,用于国内军备生产。
英国那边因为自身钢材需求量大,价格也不低,方文一直没有从那里购买钢材的想法。
而在亚洲,产量最大的是日本,正在开足马力生产枪炮弹药。
民国的钢产量和这些国家比,也就是个零头。
如果苏联愿意出口大量钢材的话,方文不介意趁机囤积一大批。
反正他手里还有数百万的美元现金。
随即,方文与伊万洽谈起交易细节。
“我想要特种钢材,可以制造防弹装甲,以及刺刀等用品的军用级渗碳钢,或者其他特种钢也行。需求量会很大,为此我愿意加付货款。“
“你准备要多少?”伊万问道。
方文心中盘算,目前国际特种钢价在100——200美元一吨,这是到付价,根据钢材类型不同价格也会变化。
自己手里可用资金900多万美元,如果用一半来买的话,差不多2-3万吨。
他生出两根手指。
伊万惊讶:“2000吨。”
“是2万吨。”
“什么?”伊万掏了下耳朵,不敢相信。
他不过是一名苏联空军飞行员,月薪600卢布,2万吨钢材的交易让他听得有点飘。
随即,伊万又去电报室发报了。
这次没有立刻回复。
时间过了两天,方文一直在等待苏联那边的好消息。
他也不清楚,会得到什么样的答复。
另外,要求的特种军用钢,并没有指定用途和型号,对方会卖什么钢材,也不知道。
方文心里就一个打算,只要是特种钢就买,毕竟如今的华夏,啥都没有,这种军用物资能买到手就必然有可以用的地方。
直到两天后的下午,电报室才收到了苏联的回电。
伊万转译完电文后,告诉方文。
“我们有一批w1型钨钢,正好够你说的量,价格在180美元一吨。”
以方文对特种钢的了解,w1型钨钢,应该是说w18cr4v高速钢,是目前最容易买到的钨钢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