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青年喃喃自语:“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虽然是唐诗,却在此刻有了新的意境。
千里江陵一日还,对于飞机来说,是最正常不过的速度了,甚至比古诗中的还要快得多。
领航主机内,方文全神贯注驾驶飞机。
10架飞机内几百人的性命都在他手里握着,小心谨慎是必须的。
通过雷达预警装置,他在300公里范围内没发现飞行器踪迹,这是最好的情况。
只要过了黄河,接走延安的学工,接下来的航程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一个小时后,飞行队抵达延安机场,降落在跑道上。
已经在机场等着的招工组工作人员,和配合招工的干事一起带着这边招募来的学工走了过来。
方文下机,工作组的负责人说明情况。“我们在延安招募了400人,远超预期。”
400人?方文心中思绪。
由民用水上飞机改装的泰山运输机,原本是25座。
但实际运力远比25座更多,南京难民转移的时候,就飞过80人一机。
主要是看行李带的多不多。
他与延安招工组的负责人交流,由其去向学工说明。
“有个事要宣布下,公司将会负责所有学工的衣食住行,睡觉的床铺被褥,穿的工服都有,大家不需要带那些杂物了,就拿一些日常用品就可以。这样飞机才能有空间运载,不然需要分两批,下批可能要一个月后。”
听了他的话,延安的学工们将带来的物品放下,堆成一堆。
而飞机上的学工,也将自己的行李从飞机上拿下来,堆成另一堆。
根据他们留下的物品,工作人员一一登记,将会按照登记情况,在到缅甸后补偿给学工们。
没了行李,飞机内的空间就足够了,载重量也完全没问题。
随即,两批学工重新分配了飞机,再度登机。
飞机从延安起飞,组成飞行编队,向南飞去。
每架飞机里,有70人,将机舱内的地面坐的满满的。
方文一边驾驶飞机领航,一边观察着后舱情况。
如此拥挤的情况下,学工们的情绪不太好。
高空封闭又有些拥挤的空间里,很容易让人情绪失控。
方文有点担心,他可不想让学工们还没开始就留下心理阴影。
这时。一名学生哼唱起歌曲,那熟悉的旋律,在根据地经常被传唱,学工们不由跟着低声清唱起来。
这倒是个缓解学工情绪的好办法,方文拿起话筒。
“各机注意,可以组织下学工们唱歌,或者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尽量让他们的情绪稳定。”
收到方文命令后,各机的机组人员开始组织起机内活动。
效果还不错,方文听了下各机的情况,阵阵歌声在无线电设备中传出。
“我的家在东北松江上……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