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方文决定亲眼看看设备的运行情况。
他出声道:“可以开机运行下吗?我支付开机和冲压过程耗费的费用。”
“可以。”杜邦点头,让勒梅尔去找人。
半个小时过后。
勒梅尔带着一队技术工人过来。
他介绍:“这些就是以前用过creusot400冲压机的人,我让他们按照以前的工作流程开始操作。”
方文点头,目不转睛的看着。
工人们接通电源,启动液压装置。
这个过程有点慢。
过了阵,设备启动,他们拿来冲压件开始演示。
等第一个冲压机演示完成后,方文出声道:“我想参与冲压制造过程,可以吗?”
杜邦愣住,没想到拥有泰山航空的东方富豪会想要亲自操作机器。
“当然可以,但我建议你不要接触冲压件,就操作液压泵控制器。”
方文同意了,随即,他与工人们交流一番后,开始。
方文走到液压泵控制器前,金属操作台边缘因为长期没有保养而有点点锈迹。
几个黄铜旋钮上刻着压力刻度(0-400吨),旁边的压力表指针还在微微颤动。
“左侧旋钮调压力,右侧控制滑块行程,踩下踏板启动,松开即停。”老工人用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法语提醒,指节粗大的手在旋钮上虚按了两下,“这机器脾气怪,压力超过 300吨就容易‘喘气’。”
方文点点头,暂时没有开启机械感知,而是按照冲压要求,拧动左侧旋钮至“200吨”刻度。
他没有立刻踩踏板,而是盯着压力表观察——指针在 180-210吨之间小幅摇摆,正如勒梅尔所说,压力稳定性差。
“要等指针稳住吗?”他问。
勒梅尔在一旁摇头:“等不到的,液压油在管子里‘跑’,得凭感觉进行操作。”
方文忽然笑了,这场景倒像他早年修飞机发动机时,对付那些老掉牙的节流阀,来自波音的机械师们说过同样的话:精密仪器靠数据,老伙计得靠“手感”。
他深踩踏板,同时启动了机械感知。
瞬间,他与这台设备连接。
右侧的液压柱缓缓下行,当滑块距离工件还有 10厘米时,他敏锐地捕捉到压力表指针的一次微小上扬,几乎同时松开踏板。
“咚——”一声闷响。
工人们上前卸下冲压件——一块 3毫米厚的钢板被压出了炮弹弹体构件。
老工人用卡尺量了量,眉头忽然皱起:“误差……不到 0.8毫米?”
勒梅尔快步上前,亲自复核后瞳孔微缩。
刚才工人们操作时,同样 200吨压力下的误差至少 1.5毫米,这已经是这台机器能达到的最好水平。
“再试一次,300吨。”方文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指尖在旋钮上转动的速度快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