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在根据地已经有少量出现,但像方文带来的这么先进的地雷,战士们却没有见过。
他们认知中的地雷,是通过细线绊发,属于最简单的触发方式。而压发地雷相对技术含量就要高很多。
更别说还有什么遥控引爆方式。
在伞兵战士们的好奇注视下,方文在飞行团驻地外进行了演示。
用配发的工兵铲挖开土层,埋下地雷后只要按下不同按键就成。
方文这次按下的是红色按钮,随后他退后五十米远,并让士兵们躲在掩体后,然后拿出一个半导体收发器。
收发器上只有一个引爆按键,在方文按下后,发射出无线电波,迅速激发了地雷中的引爆电路。
轰.
巨大的轰鸣声,埋设地雷处爆出大团火光烟雾。待烟雾散去,地面炸开了半米深直径2米的坑洞,而附近充当模拟鬼子的木板,则纷纷被弹片射中。
见到这种大威力,又如此方便实用,伞兵们顿时爱不释手。
但定向地雷的单个重量有10公斤重,可不是能够大量携带的东西,方文也只带来了五个,全部交给伞兵中跳伞技术最好的士兵携带。
而这时,台怀镇指挥中心发来了电报。
【日军在铜钱沟南部与七一七团在沟内激战,无暇顾及后方,飞行团空袭行动可以开始。】
方文看到电报内容,立即宣布:“行动人员立即登机,十分钟后准时起飞!”
伞兵们扛着步枪、背着降落伞包,个别还在胸前挂着一枚定向地雷,快步走向炮舰机的侧舱门。
方文和飞行团团长严文伍注视着士兵们登机。
在伞兵完成登机后,方文与严文伍对视一眼,随即大步走向自己驾驶的那架炮舰机。
来到炮舰机上,启动发动机,开启无线电设备。
他拿起话筒呼叫内部频率:“各机报告情况。”
另外4架炮舰机依次回复,确认没有问题。
随即,方文带头起飞,5架炮舰机依次飞上天空。
向着西北方向飞去。
只了十几分钟,便抵达了目的地铜钱沟上空。
下方的铜钱沟,正如电报中描述的那样,北窄南宽,两侧山势陡峭,是附近地区唯一可以便利行军的地方。
方文通过机械感知,还看到了日军与八路军的战斗。
擅长山地作战的八路军士兵,在两侧的山坡上临时设立伏击点,居高临下对着河谷中的日军射击。
日军仓促应战,却摸不清伏击者的具体位置,只能躲在河谷石块的后面,对着两边山坡盲目射击。
这样的情况,就算没有炮舰机的火力压制,日军也过不了这条山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