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直接穿过边境线,进入外蒙境內。

隨后的飞行,伊万也不知道精確的降落地点,只是按照经验向著预定方向飞行。

隨著时间推移,方文从雷达索敌装置中,探测到越来越多的飞行信號。

数量非常多,密密麻麻將近一百多架飞行器信號反馈出现在东北偏东方向。

而那里,也是伊万要飞往的地方。

针对雷达索敌装置的反馈,方文警觉,但时间紧迫,又没有可以和伊万交流的无线电装置,方文只能倍加小心。

十分钟后,下方出现连片的军营。

大量苏联军队,还有坦克大炮,集结在一起。

而在军营附近,还分布著4个大小不一的野战机场。

而远处的空中,一场大规模空战正在进行中。

方文一边驾驶飞机跟隨准备降落,一边分神观察著远处空战的情况。

那里的天际线已被浓烟染成灰黑色,一道道防空炮炸开的黑烟团,在空中密布。

但这些防空炮能对付的只有外围游离的战机。

更多的是双方战机在空中的白刃战。

相对於上海空战,这里的激烈程度有过之而不及,毕竟苏军的战机数量和武器强度都要比当时的国民空军要强得多。

一架架战机在云层间穿梭、缠斗,机翼反射的阳光与爆炸的火光交织在一起,不时有战机凌空殉爆,或者是冒烟坠落。

这些飞机中,苏联方面配备了大量的伊尔16战机,但性能上看,有新有旧,新的是伊万驾驶的这种伊尔-16-24型,拥有更好的发动机,以及20毫米机炮和航空机枪,旧的就是早期的伊尔16-18型,发动机没有改造,但加装了20毫米机炮。

除了伊尔16外,苏联战机中还有部分伊尔15双翼战机,以及一种基於伊尔15改进的伊尔153双翼战机。

而鬼子那边,主力战机是九七式战斗机(k27),这种机型性能方文很清楚,比伊尔16早期型號要强,但比伊尔16现在的改进型要差点。

另外,日军也有部分双翼战机参战,就是关东军在东北部署的九五式双翼战斗机。

这么看来,双方在空中的力量对比,差距其实並不大。

关键要看战斗机飞行员的素质和战术安排。

这时,伊万已经开始降落在野战机场,方文立即收回机械感知,跟隨降落在机场上。

4架飞机降落野战机场。

在机场地勤人员的指引下,方文控制飞机离开跑道,在停机处停靠。

隨后,他將软梯丟下,先行爬下飞机。

不远处,伊万带著一名军官过来。

“方,他就是接待你的谢尔盖少校。”

对於苏联的军衔情况,方文是了解的。

少校,在苏军中是中等军官阶层,而在苏联空军中,有著自己的军衔规定。

比如,机枪副射手是上等兵,初级飞行员是少尉,战斗机飞行员是中尉,轰炸机飞行员是上尉,再往上,从少校起,就是空军的管理军官层。

所以,苏联对这次方文作为军事观察员到来,还是比较看重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