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那样,就能在广东区域,打下一颗钉子,牵制日军。

是以,方文立即着手主持坦克厂的建设。

泰山松中型坦克,曾经在一年前短暂辉煌过,两辆中型坦克面对日军坦克简直就是碾压。

可惜后来随机动部队撤退到晋南一带,被日军用飞机炸毁了。

它的生产工艺,都在方文的脑子里记着,当他准备坦克厂建设时,第一件事就是把生产工艺流程写出来。

同时,基地的后勤和基建部门也开始在基地西北区域进行扩建。

包括机加工车间,装配车间,整车总装与测试车间等。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加工环节都要在坦克厂完成。

缅北基地的多个工厂,是互补的,在完成本身工作后,一些功能性车间,是可以为兄弟厂进行加工生产的。

缅北基地的飞机制造厂、炮弹厂等兄弟单位,早已积累了重型加工与精密制造的基础,只要做好工艺衔接与分工协同,就能让泰山松坦克的量产速度翻倍。

这份带着“资源共享”思路的生产方案,很快在他的主持下落地。

泰山松坦克的履带、炮管等核心部件,需依赖大型锻造、冲压设备,而这些设备在飞机制造厂与炮弹厂早已投入使用,无需坦克厂重复建设。

多用途的液压冲压机与大型龙门铣床,既可以用于火箭弹弹体,飞机架构,也能用于坦克车体的加工需求。

比如:泰山松坦克的正面装甲需用 15mm厚的合金钢板冲压成“弧形防盾”(抵御日军 97式坦克的 47mm炮),液压冲压机可一次性完成弧形压制,冲压后的装甲板,直接在飞机厂的龙门铣床上加工安装孔,精度可以达 0.1mm,保证与车体框架的贴合度。

而飞机制造厂有成熟的“铝合金与钢材焊接工艺”,这种埋弧焊工艺用于战机机身焊接,也可用来焊接坦克底盘的承重框架。

而履带板锻造方面,泰山松坦克的履带板需用锰钢锻造成“工字形结构”,这种结构耐磨且抗断裂,炮弹厂的模锻压力机就可以批量压制履带板毛坯,又省却了重复建造和采购设备的麻烦。

锻造成型后,直接在炮弹厂的淬火炉中进行“调质处理”,省去坦克厂自建热处理工段的成本。

除了各种兄弟厂的技术支持外,方文还准备在泰山松中型坦克上应用一些新技术。

电视摄像远程火控装置,可以用在坦克主炮瞄准上。

坦克两翼,还可以安装火箭弹发射装置,用来增加集团战斗的威力。

坦克的动能也要做一些改进。

原有的普惠1340发动机提供的马力是充足的,可动能运用,却没有完全开发出来。

如今的方文,对机械有了更高的认知,因此在泰山松的动力也做出改进方案。

方案中,坦克的传动系统中增加了新的液力变矩器,从而改变制动方式。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液体的流动状态发生改变,产生较大的阻力,从而消耗发动机的动力,实现制动。

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切断动力的情况下,平稳地降低坦克的速度,并且对传动系统的冲击较小。

七月时间很快过去。

坦克生产车间内,第一辆改进型泰山松坦克完成总装,在测试场地进行试机。

方文作为第一个驾驶改进型泰山松坦克的试机人员,和另外两名工程师钻进了坦克中。

方文是车长,驾驶员。

另外两位工程师,一人充当炮手,一人充当机枪手和通讯员。

随着发动机开启,车后传来轰鸣声,方文控制坦克行进。

开启机械感知的他,对坦克进行了一番全面体检。

坦克的整体性能,比老版提高了百分之十。

正面防御力增加两成(弧形防盾可以卸掉正面直射的炮弹部分威力,如果角度好,还可以直接弹开炮弹。)

随着制动的改变,坦克操作性好了很多,可以进行以前不能做的急行拐弯动作。

驾驶坦克跑了一圈的方文,对这个作品很满意。

随后,他又让两名工程师进行了开火测试。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