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到了伦敦,通过专卖店的一些关系,与反对党接触。
目的还只有一个,通过资金和产品赞助的方式,给与一定支撑,唯一的附加条件就是让他们不要停止对于亚洲协定的反对声音。
这本来就是那些政党愿意做的事情,有了赞助后,更加卖力了。
接下来时间的议会中,关于那个协定的争论一直持续着,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多。
安排了欧洲分公司行事后,方文继续在仰光休息。
顶层住所空荡荡的房间,让他总是想起妻子和未见面的孩子。
随即给美国发去电报。
回电在两个小时后发来。
是妻子的写的电文,文中描述着两个孩子的近况,让方文放心。
而后却是更强烈的空虚感。
索性做起事来。
他只要想做,就有做不完的事情。
比如肉品的国际贸易。
关于派人前往新西兰和澳洲的肉类贸易采购人员。
选择了总部财务部和行政部的三名工作人员。
他们都是懂英语,又擅长沟通谈判的人。
当然,光是有能力,没有当地人脉是不行的。
为此,必须先有当地的人脉关系,才能派人过去。
但泰山航空和他自己,在新西兰和澳洲都没有关系,该如何入手呢?
难道是找那位精明的总督?
方文正想去找缅甸总督时,想起来一件事。
自己几年前在曼德勒成立了泰山航空俱乐部,这些年一直都通过总公司拨款,经营的还不错。
但自己因为战争和其他事情的原因,很久没有关心过那边。
现在航空俱乐部有多少会员了?会员中有没有在新西兰和澳洲有人脉关系的呢?
想到这里,方文立即让航空俱乐部的上级管理部门行政部部长方守信过来。
楼下办公的方守信很快就乘坐电梯上来了。
他手里还拿着一本装裱精美的册子。
“总经理,这是今年俱乐部年会时,所有会员的合影。”
方文接过册子翻看。
方守信则说明情况。
“自创办到现在,会员共 128人,有南洋各地的华侨富商、英法籍商人,土邦家主,以及一些军政强人的家属。另外,还有你介绍来的法国艺术品商人皮埃尔,他一个月前来仰光找你,结果你不在,我就安排他加入飞行俱乐部,学习驾驶水上飞机。”
“皮埃尔?”方文想起来了,和他去苏联寻找拿破仑宝藏的那位,当时他看上了方文驾驶的舒适型私人飞机,说过想要买一架。方文当时就让他来仰光学习驾驶,再谈购买飞机的事情,没想到皮埃尔竟然已经不声不响的过来了。
挥去思绪,方文继续道:“这128名会员里,有没有在新西兰和澳洲有人脉关系,或者在当地有产业势力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