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索性在酒店大堂的沙发上坐下。
那里放著今天的报纸,方文拿起一份观看。
报纸的头版,用加粗的黑体字印著醒目的標题——“德军合围华沙,波兰防线节节退守,西线暂陷僵持”,標题下的副標题更小些,却透著沉甸甸的压力:“开战八日,波军损失数万,英、法两国仍未发起实质性进攻”。
他顺著文字往下读,记者以“从柏林传来的零星电讯”为引,描述德军装甲部队如何从西、南两路穿插,將波兰军队分割成数块:“三號坦克群在波兹南郊外突破防线后,未作停留便向华沙方向推进,波兰骑兵的衝锋在钢铁履带前收效甚微”。
配图是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
一名波兰骑兵,正挥舞著军刀试图砍杀左侧的摩托化步兵。
而德国士兵已经將枪口对准了他。
翻到第二版,社会新闻栏的角落终於出现了卡尔顿园酒店的消息,標题却刻意弱化了衝突——“酒店意外频发,男子坠楼身亡,警方称系非法闯入所致”。
报导里只字不提“特工”“枪战”,只轻描淡写地说“两名男子涉嫌非法进入酒店客房,一人在攀爬外墙时不慎坠楼,另一人被警方控制,案件仍在调查中”。
显然陆军部动压下了真相,毕竟如今的伦敦,民眾本就因与德国宣战而惶惶不安,若是让他们知道市中心的高级酒店里发生过特工突袭,恐怕会引发更大的恐慌。
“方先生,抱歉来晚了。”
方文放下报纸。
空气动力公司的代表怀特提著棕色公文包快步走来,他看到方文手中的报纸,顺势在对面沙发坐下,目光落在头版標题上,语气沉了几分:“这报纸上的消息还是太保守了。我今早收到从布鲁塞尔传来的私人电讯,德军已经攻占了波兰的罗兹,距离华沙只有不到一百公里了。”
方文將报纸折好放在茶几上,“比起华沙的战局,我更关心我们今天要谈的发动机。你也知道,在战爭中,对於高效动力的需求是迫切的,不管是英国还是华夏,都一样。”
“你说的对,今天如果你的方案能通过,我希望能借著合作儘快將涡轮喷射式发动机定型。”
“我也是这么想的,那我们走吧。”
隨即,方文和华特起身,三人出了酒店。
酒店外,停著怀特的汽车。
要是没有昨天的事情,方文会由怀特驾驶,但现在,他不再愿意將安全交给別人。
“怀特,我来驾驶怎么样?我有一个怪癖,喜欢自己驾驶汽车。我的驾驶技术你尽可以放心。”
“没问题。”怀特將电启动钥匙递给方文。
隨即,方文坐进了这辆莫里斯汽车中。
莫里斯汽车,车头发动机占了半个车身,也让车厢看起来有些小巧。
但实际上坐在里面空间还行。
启动汽车,方文的机械感知立即与汽车融合,获得了视野,也对汽车本身有了全面了解。
汽车没问题,周围通过机械感知的全局视野观察下,方文没发现盯梢的人。
隨即,他驾驶汽车开往空气动力公司。
半小时后,汽车开进空气动力公司。
从车上下来,方文跟著怀特来到公司內部。
在公司会议室內,他与空气动力公司的工程师进行了合作前技术討论。
这次,需要拿出一点真东西,来让对方確定自己在涡轮喷射式发动机上的技术储备。
“在展示方案前,我想先问各位一个问题——你们当前的原型机,压气机叶片的失速临界值是多少?”
这话一出,几位捧著图纸的工程师顿时愣住。
坐在怀特身旁的总工程师戴维斯推了推眼镜,语气带著几分警惕。
在获得怀特的允许后,他出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