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每个班的机枪手参加,从他们中间挑出前三名进特训队即可,而全连机枪手加起来也就十几个。
哪怕需要坐在车上打靶更复杂,十几个人也就半小时的事。
前后总共了三天半的时间,三大科目十四个比武项目全部完成测试,比武特训队名单也正式出炉。
每个项目选前三名加入特训队,最终人数不是14个项目,个人项目3人,团队项目5人,共计48名队员。
而是只有18人入选特训队。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很多项目的入选队员重复了,有很多队员在多个项目都进入到了前三。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军。
哪怕是故意隐藏了大部分实力,只为了专门留在比武的时候再大爆发。
到时就能够放肆的猛拿成绩,有人好奇为什么进步这么快,可以用比赛状态好,激发了潜能来解释。
毕竟有些人确实是这样的,越是大赛发挥的越好。
不然一个连队倒数的拖油瓶,突然变猛一点还能解释的清。
猛得不合常理,那就有点诡异了。
可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陈军依旧拿下了一大堆的项目。
200米运动速射、手枪80米精度射击、三公里冲刺、五公里轻装、十公里轻装、十公里负重越野、手榴弹投掷、武器的分解和结合。
一个人就拿了八个项目,等于压缩了八个比武选手人次。
而高城对于陈军搞这么多项目,除了担心陈军的身体能不能吃得消,还真不担心陈军的实力。
除了两百米运动速射和手枪八十米精度射击,属于是突然冒出来的能力,让高城意外的同时也很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