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拿了二等功能直接提干,军官拿了二等功能能够直接晋级,而且是排长直接跳正连的那种。
代表连队参加大比武的选手中,军衔最高的也就是排长,已经是连长的军官,不可能再来参加。
所以无论是军官还是战士,都渴望能够去师里拼一把。
拼输了不亏,拼赢了起飞。
诱惑太大了!
包括陈军在内的七连选手们,听完奖励都被刺激的不行,只觉得浑身都是火,浑身都是干劲。
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冲向赛场,干翻所有对手拿下第一。
由于团比武是以连为单位,先在连队进行了自我筛选,来参加比赛的所有选手,都等于是决赛选手。
所以团比武没有半决赛,四分之一比赛这种,每一场都是决赛。
也就等于每一个比武项目,都只进行一场比赛,一场就决出第一,没有再来第二次复活赛的机会。
在这种一个项目比一场的机制下,十四个项目进行了依次排序。
一场接一场比。
没有同时进行的项目。
这更有利于选手参加多项目比武,不会因为时间冲突而放弃其中一场,听起来好像是好消息。
实际上一场接一场没有休息,对参加多项目的选手是一场挑战。
体能能不能恢复过来?
大概率不行!
毕竟哪怕是再牛逼的人,先拼全力跑了一个五公里之后,再来拼全力跑十公里,体力肯定恢复不过来。
所以等于逼迫了各连队选手,不得不重新对项目进行调整。
或者是选择性的进行放水,在某些项目里节省体力,然后在优势项目里面,发挥全力夺取单项第一。
而怎么安排最有效最科学,就考验带队干部和队长对比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