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手扛苏苏在肩,丁时从客栈二楼窗户跳了出去,落地那一瞬间,苏苏被震的肠子都快吐出来。好在回春堂就在一条街外,丁时及时的把苏苏扔到了BUG大夫面前。大夫非常牛掰,没有废话,刷刷打开针灸包,拿出十二根银针就扎了下去,瞬间苏苏的出血量大大减少。
丁时没再理会苏苏,翻身回到了客栈,他进入审问房间时,一名蒙面人站立在窗口向昏迷的张孔扔出一口柳叶飞刀。丁时一擡脚踢飞了飞刀,吓了自己一跳,竟然踢中了,自己太帅了。
蒙面人闪身跳下,丁时到窗口再看,瞧不见他的身影。
丁时没有再追,只是感觉很奇怪。奇怪1:巧合。自己恰巧回来,蒙面人恰巧要扔出飞刀。奇怪2:如果要杀死昏迷的张孔,为什幺要扔飞刀,直接戳两下不更好吗?
丁时弄醒了张孔,将他带到州府提刑司衙门,终于得知了事情缘由。
科举中学子需要自带照明工具,张孔携带的油灯内有迷香。到时张孔点燃油灯,附近的号军和考生会打瞌睡进入梦乡。张孔将趁机在一位名叫苏大的人卷子上做一个隐秘的记号。府试糊名,有些人就会想办法买通考官,让他们对有记号的卷子打出高分。
历代朝廷都非常注重科举,每张卷子都由专人进行细致的检查,这幺一检查就能查出苏大的卷子上有一个人为的记号。
这将拉开舞弊案的帷幕。
重点不是舞弊,而是苏大。苏大的爷爷人称苏太傅,曾经是当今太子的老师,苏大的父亲曾经是太子的伴读,现在在太子身边做事。苏太傅两年前因身体原因告老还乡,府试的半数主考官是苏太傅的门生。
接下去是丁时的推测。
一旦案发,不仅苏家三口人会被下狱,苏太傅本人名声受损,还会牵扯到太子本人。太子为了证明自己,他很可能会离开京城到州府亲自办案,查明真相。这样做,不仅是还苏家一个清白,也是为了拉拢士子之心。
文人最恨科举舞弊,因为这是他们唯一一条比较公平的跨越阶级的道路。如果太子不能给这件事一个交代,那他将失去士子的支持。士子的背后是寒门、世家、清流等派系官员。
虽然不能肯定太子会因这件事被废黜,但势必大大影响太子的声誉和朝廷内外对太子的支持度。
到目前为止,丁时掌握了大量信息,他开始在脑海中盘点。
第一个回合的重要信息:永安关守备将军和永康道知州是太子的人。第一回合王猛做的并不好,但在得到郡主鼎力帮助后,他第一次主动出击就击败了山贼,因此得以升官,出任永安关守备将军。忠于太子的守备将军被王猛挤走。
根据零碎信息,火种认为三皇子郡主和二皇子齐王,这两伙人的同一伙人。这种情况并不罕见,日常两名政敌在朝廷上掐来掐去,实则关系相当不错。封建帝王喜欢朝廷平衡,而不是被某人或者某势力掌权,名为驭臣之道。
暂时把二皇子三皇子统称为夺嫡派。
夺嫡派面临的问题是以虞渊为首的实职官员并没有真心归顺,为了获取永安关布防图,夺嫡派一石二鸟,不仅收买自己偷到布防图,还可以破坏火种的团结。
假太子赖上华珊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鸡血暴露了他的身份,考虑到天下苍生,华珊说不定会干一些不利于团结的事。
直到现在,还是火种和夺嫡派之间的战争。
太子呢?丁时可是上报了铁甲兵,还被御史台和提刑司审问。虞渊也会见了太子亲信知州,说明了情况。如果太子这幺蠢笨,北面王家军就足可以攻破京城,不需要南面的20万大军。所以,问题重点在太子会如何出场,怎幺参与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