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没有察觉异样,只是惊叹的看了一眼那持剑女子。
心头暗赞了一句——就连京都都少见这般好看的姑娘。
旋即便快马而去,离了河西县。
这异样,那年轻公子没发现,一直站在高澄身后的女子自然是察觉了的。
她当即问道:
「先生,为何要避开那小子?」
高澄转身道:
「那人是琅玡王氏子,不是宗主嫡子,但也差不了多少。且他幼时曾见过我。虽说,他这个年纪,应该记不得我了。但还是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吧。」
「五姓七望的琅玡王氏?」
「嗯,你们可能不太在乎,嗯?」
听出了女子言语中一丝郑重的高澄有些奇怪道:
「姑娘难道也很在乎他们?」
女子认真点了点头道:
「还请上来再说。」
带着一丝好奇,高澄先是对着朝自己行礼谢他解围的掌柜拱了拱手,旋即便跟着女子回了自己的屋子。
在这儿,那男子也跟了进来。
闭门之后,方才听见那持剑女子认真说道:
「我给您说过,昔年各家都在努力躲避劫数,其中大多数都是如我们一般,靠着某种禁制一直苦熬至今。」
「但也有一些极为厉害的,做了两手打算,一是学我们,二是确保自己的血脉能够安然长存。」
高澄惊讶道:
「难道五姓七望就在此例?」
女子点了点头道:
「其余几家还不太确定,但崔氏和王氏多半就是我们认识的那两个大家的遗脉。而非是简简单单的同姓。所以,这个时间点会有王氏子弟在,我便很在意。」
其实,还有一些要紧的,女子并没有给高澄说明。
那就是能够这样布局的,是连他们宗门都有些难以比肩的大家。
因为这不仅是要确保自己的血脉能够长存至今,更是要确保饶是过了如此多年,也还能是『大家』,为的便是能够以此分匀大世到来的滔天气运!
能够在这幺多变数存在的情况下,完成这一点的,只能是仅次于三教的大势力。
这样的顶尖势力,有些是诸子百家中某一家的『执牛耳者』,有一些甚至干脆就是诸子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