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俄军现在还属于进攻一方,第二集团军从上到下还抱着一鼓作气突破德军防线占领东普鲁士全境的美梦,浑然不知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指挥下德军在进行极限穿插,打算把第二集团军合围后一口吃掉。

日记上显示的要求是【逃出坦能堡】,那起码自己得离开这个战场才能算是真正的结束。

但如何实现呢?

现在直接逃跑绝对是下策,方圆50公里范围之内基本都是战场,自己冒然离开要幺就是遇见德军被当做敌人或者是间谍干掉,要幺就被俄军当做逃兵一枪崩了。

他需要一个时机,也就是德军刚刚发起攻击,而俄军还没有完全崩溃的时候。

那个时候双方总计40万人绞杀在一起,自己趁乱跑出去的机会就来了。

但这个计划依然有非常大的难度,不过机会也不是一点没有,毕竟德国人的包围圈本来就并不完美。

首先,德军的这个包围计划其实是十分冒险的。

不算治安军,当时在东普鲁士,德国的机动部队满打满算才15万人,却要在40公里的范围上包围23万俄军,这本来就是薄皮大馅的饺子。

第二,俄军不是只有第二集团军一支队伍,他们的第一集团就在他们东北方向70公里处,这是一个骑兵只需要24小时就能抵达的路程。只要第一集团军司令年坎普夫下令出兵全力救援,不说击溃德军,在包围圈上打开个缺口救出第二集团军大部绝对是可以做到的。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年坎普夫就是一兵未发,坐看第二集团军全军覆没。后世有人说他判断失误,怀疑德军在使用类似围点打援的战术让他上钩,也有人说是因为年坎普夫和第二集团军司令糟糕的个人关系让他最终选择袖手旁观。(两个人曾经在火车站台上互相扇耳光)

但不管怎幺说,德国人在这场战斗兵力紧张是一定的,15万人分割包围23万人,整个包围网不可能面面俱到。

而他因为看过相关史料,凑巧就知道几处当时德军包围圈薄弱的点。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