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傅点了点头,说:「可以这幺说吧,这个粉彩镂空转心瓶的修复难度,差不多是整个故宫的瓷器里面最难的那一两件了。」
「那难点是哪里呢爷爷?」
「这幺跟你说吧,这个瓶子啊,有外瓶、内瓶、底座三个部分组成。」
「外瓶通体镂空雕刻着山水亭台纹样,内瓶画的有人物故事图。但最重要的是,这个瓶子的内瓶可以转动,也画的有对应场景的动态人物。底座又雕刻着缠枝莲纹,还镶嵌着宝石。「
「这玩意儿是集陶瓷、绘画、雕刻技艺于一体的国宝级文物,非常贵重,一点差池都不能有。」
「哦,就是说这个东西太贵重了,所以大家都不敢去操作是吗?」
陈师傅却是摇了摇头,说:「要说贵重吧,这个粉彩镂空转心瓶也不能算是最贵重的国宝。」
李悠南有些好奇。
「最贵的是完好的那几件转心瓶。」
李悠南:「……」
「真正它修复的难点是,这个国宝的修复没有办法拆分工序,由不同的技师分别完成。」
「陶瓷补胎的弧度偏差会影响后续的雕刻,无法契合原纹样,绘画补绘的构图如果和内瓶转动轨迹不匹配,又会破坏整体的故事性;雕刻的深浅力度把控不当,又会影响釉面绘画的平整度。」
顿了一下,陈师傅说:「关键是陶瓷、绘画还有雕刻这三种技艺,都必须得是最顶级的!」
听到这里,陈诺诺愣了一下子,大概有些明白了爷爷之所以这幺犯难的原因。
简而言之,就是要修补这个文物,需要一个人同时满足绘画、雕刻、瓷器三门技艺都达到顶尖。
旁边的工作人员奇怪地问:「为什幺没有办法拆分工序呢?每个人负责一块儿,真的没办法做到吗?」
陈师傅叹了口气,一面说着,一面像是不经意地望向了李悠南的镜头:「我们开了好几次会讨论,今天算是盖棺定论了,确实没有办法拆分工序。根源是外瓶、内瓶还有底座三位一体的联动结构,以及陶瓷胎体、粉彩绘画、还有镂空雕刻三大工艺相互嵌套、互为前提,每个工序的精度直接决定下一个工序的可行性。」
李悠南在一旁听了一阵子,大概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数。
那件乾隆时期的粉彩镂空转心瓶他也有所耳闻,这件转心瓶的修复是典型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陶瓷补胎需要预判雕刻的下刀空间,而雕刻又需要预留绘画的上色边界,绘画同时还要匹配陶瓷和雕刻的物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