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随后的报告之中,研究员们知晓了一个算是意料之中的结论。
潘先生的呕吐,来自原方向感的错乱。他「听到」了自己正面的光,而「看见」力量自己左右两侧的声音。在开始运动之后,这引发了严重的晕动症。
在后续的实验之中,研究人员们选择让潘先生带上包覆式头盔。这头盔正面有两个义耳,侧面则有两个义眼。
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实验之中,潘先生都保持着这种状态。他大概有三天的时间,完全沉浸在「兴奋」之中。他会不断的尝试自己的各种声音,看看这声音「什幺样子」。他会像个婴儿一样,不断的抓起小物件,将之扔在地上,去「看」与「听」——他会采用各种方式与这个世界互动。
但是三天之后,厌烦的情绪逐渐产生。他开始变得焦躁。因为在这种状态之下,他听不懂其他人的语言。其他人的话在他「眼中」,就是一团晕开的光彩。
参与实验的人并不只有潘先生一人。同批次的志愿者有数十人之多。绝大多数志愿者在这一阶段就因为难以忍受焦躁感而退出了实验。但是还是有少数人坚持了下来。
科学家们向这些人播放音乐,让他们尝试画画,让他们随便哼什幺歌。
根据报告记载,这些志愿者们都会用「音乐」来描述周围。对他们来说,白炽灯就好像滋滋的白噪音一样。而太阳光则类似于潺潺流水。自然风光在他们眼中就好像一种复杂的乐章一眼。他们描述食物的时候,多用了「咕咕声」或者「口水声」一类容易引发「饥饿」联想的声音。
另外,甚至有人学会了「听别人说话」。
他们完全适应了这种奇怪的模式。
人脑是可以通过经验获得修正,重新建立自己的知觉处理模式的。
近日的「无听觉训练」,正是基于这些早期实验。
索绪尔神域的构建,让大脑的部分功能产生更加高级、更加复杂的联系。内功高手可以占用「视觉处理」的大脑神经资源,与将之用来「处理听觉」。这种机制类似于「盲人听觉更加敏锐」的「代偿」,但是更加可控。
「类似的种子我其实也拥有,只是从未做过相关的锻链……松岛和贾德尔也只是更加深入。专心一点……我也可以做到。」向山对自己说道:「要看见惊雷、听见闪光……」
在他的意识之中,「风暴」的声音化作稳定流淌的黑色。在这一片墨色之中……
——「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