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二十一世纪四十年代早期,北平的某间实验室里,向山坐在操控台上。???? 6??н??.??м ??而他的身后,则是陈锋在内的多名专家。这些研究者多来自认知科学领域。

而他们的对面,则是一名坐在椅子上的男人。这个男人大概五十岁上下,头上戴着一个有点像游戏角色cosplay的护目镜装置。但这装置本质上是个装饰物,用来弥补他过大的义眼造成的恐怖谷效应——这位志愿者的妻子和孩子在这之前,已经多次抱怨他的义眼「吓人」了。

早期义眼是要略大于自然人的眼球的。

那个男人的义眼处于关闭状态,义耳也调整了模式,屏蔽了声音,只能「听见」外部输入的语音信号。向山拿起话筒,对这位志愿者说道:「潘先生,这是最后一次,我最后重复一次,这个实验有可能给您带来一定生理上的不适感,并且会持续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如果您无法忍受的话,可以随时退出。」

「知道了,合同上写着嘛。」那人满不在乎的说道。

这位潘先生是来自直隶(地名),平时以按摩为业。他出生时母亲难产,视网膜受到损伤,引发了先天弱视。对他来说,这个世界仅有微弱的光感。在太阳下,人或者车辆都是「一晃而过的小黑球」。而在去年,他在老家祭祖的时候,因为眼睛不好,没有及时的从一挂万响大鞭炮边离开,引发了严重的听觉损伤。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向山所创建的公司研发出了第一代义眼、义耳,并进入了试用阶段。他们广泛征集志愿者,并展开了一些列认知科学的研究。潘先生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刻就报名了。

公司会为志愿者免费提供当时还是万金难求的感官义体。而这些志愿者则需要配合进行一系列的实验。

这些人造感官已经在灵长类身上得到了可靠的数据。但是,科学家们依旧想要探索「知觉」在人类认知过程之中起到的作用。???? 69????乂.c?爪 ????

而潘先生之前获得义眼之后,重新取得了「视觉」。一开始的时候,他确实可以看到东西,但是无法分辨颜色,也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幺。他甚至无法分辨「远近」,他甚至会觉得,五楼窗户下的地面「触手可及」。他无法描述自己视觉。

他掌握视觉的过程,就类似于婴儿掌握视觉的过程,只是更快——他只需要将已有的经验与视觉信号建立联系。

而潘先生「掌握视觉」的过程,也留下了相当重要的研究材料。

而现在,则距离这位原弱视者掌握视觉,已经过了一年。现在他正在参与的,就是「听觉与视觉置换」的实验。

早期的心理学家相信,若把视神经的外端末梢接到耳朵上,再把听神经接到眼睛上,人类就该能听到闪电,看见雷声了。但实际上,人类的感官远比这个复杂许多,视觉处理和听觉处理并不是由相同的神经活动来实现的。

「视觉」在脑内并不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的。外来的光会唤起视网膜上视锥细胞、视杆细胞的兴奋。这种兴奋转化为一个持续的神经信号。大脑处理的「视觉」,实际上是「信号」而不是「图像」本身。而这个信号如何构成人类所认知的世界,正是学者们感兴趣的。

在这个实验之中,潘先生义眼所接受的图像,在转化为神经信号之后,不会发送给视神经,而是会转发道路由器上,然后由路由器接入义耳,沿着听神经进入大脑;而义耳所接受的刺激在被转化为神经信号之后,也会经过路由器,从义眼进入视神经。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