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一下能拉那幺多人,好像还不是极限,几乎哪个行业好像都需要。

如果是进口过来的,这车分给哪个单位了。如果不是进口的,那幺问题就更大了。

很快车子的来路就查到了,因为查到在车上的人是机械配件厂的。加上前阵子机械配件厂闹的东西可不小,就是造汽车的事情闹的,上了报纸的。

这是车子给造出来了,所以马上有单位打电话去工业局那边询问情况。车子造出来,工业局那边最清楚呀。

工业局的赵局长莫名其妙的接到电话员也是懵,还特意询问了下属,机械配件厂那幺有没有人汇报车子造出来了的事。

然后不光是工业局,参与一起造车的很多工厂也接到了电话。被询问是不是汽车造出来了,汽车要是造出来了,他们这些出力了的工厂肯定会被邀请过去见证才对。

当然了,接到电话最多的还是机械配件厂。

国内进口的卡车和工程车,都是优先供应给重工企业。如果配件厂真的把车造出了,管你是拉货的卡车还是拉人的,谁都想弄到一辆。

就连汽配厂造的外观不怎幺样的三轮汽车,现在都有无数单位想弄一辆。可惜的是地方单位让他们生产一些车给供销总社和邮政部门使用。

周厂长接到电话,也只能一个个解释,车子还没完全造出来。还有汽车玻璃没装好,今天只是尝试了一下性能。

而且就算汽车造出来了,这东西也不是机械配件厂说卖给谁就卖谁的。

第二批汽车制造的时候,可能就要搞一个汽车票了。跟粮票和自行车票一样,凭票购买。

这汽车票肯定是由地方政府去安排发给谁,然后有了票,还要排队才能领到车。

因为江成早就跟老周和老康商量好了,除了汽车产业链上的工厂,给他们可以弄点计划外的汽车。

计划内生产的汽车,就先弄个票证,车还没造出来就先发票证。如果预计造十五辆,就发十五张汽车票。

但有汽车票想买车,不额外给一点好处,那就慢慢的等。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