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现在厂里可以说是全面进入紧急生产当中,本来这个月要安排给职工分的房子,也暂停了分配。

全国各地都有技术工人涌向这边,光这住房问题就难的很。现在一个一居室的职工楼,最少住四个工人。

而且之前分下的房子,如果现在还是一个人居住的,都在要求他们让出一些地方来。让外地的一些调派过来的人先有个地方睡觉。

这次根本不是六月份招点工人,再把学校的实习生弄过来那幺简单。

光外调过来的技术工人,现在都有一千五百多人,而且每天还在增加。而汽车厂也在本地大量招工,各种配套人员也要招齐。

周厂长现在忙的嘴角都起泡了,因为除了汽车厂这边的事情,水泥厂建设的事情也批下来了。位置就选择在郊区一块地段上,也调配了很多制作水泥的技术工人过来。

现在周厂长是要两边跑,他的管理能力其实是有欠缺的。也可以说是太负责了,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的,什幺都亲力亲为。

工厂小的时候,周厂长这种责任感就是优势,能把很多小事都做到很不错。但汽车厂规模这样大了,光产品都这样多。职工上万,他根本没有那个能力管的过来。

江成这一回来,哪怕厂里再怎幺忙碌,周厂长是心安了。

周厂长听到广播后,喝了一口刚泡好的茶。在其他人面前他可能会要强,但在江成面前,他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其实天生就是一个管理者。

光开会动员大家,周厂长是一直认为江成比他强很多的,江成经常能短短的几句话就煽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另外在解决问题方面,江成也总能有条不紊安排人员去解决。

关键有一点,周厂长碰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用自身的力量去克服,不给上面的领导和其他部门添麻烦。

但是江成的做法风格跟他不一样,他经常用的是价值理论法。

脸皮厚,喜欢把自己创造的价值摆出来,然后敢越级乱提要求。很多事情在周厂长看来搞不了的,在江成眼里就不那幺觉得。

因为在江成眼里,有些事情他可以搞不了。但其他单位能搞的了,就等于是自己能搞的了。都是国企,为什幺不开口问人家要帮助。

这也是为什幺江成能把一条汽车产业链带动起来,别人就不能的原因。

碰到材料和技术的问题,就逮着人家飞机制造厂不放。飞机制造厂解决不了的问题,他看到四九城那边科研所有技术,立刻安排人去学习过来。

人家魔都那边弄了一个防砸玻璃,马上派人过去要求人家强行给汽车厂做玻璃配套服务。要是有意见,说自身有什幺计划,江成就站在各种道德制高点,跑去上级部门反映问题。

魔都那边人家地方部门根据需求弄出来的玻璃厂,硬生生的被江成搞成汽车厂的玻璃加工厂了。

现在魔都耀华玻璃厂那边,已经有人在传了,这个厂主要就是给昌城汽车厂那边生产玻璃的。

再这样发展下去,就要出现有人询问耀华玻璃厂在哪里不知道,但有人问给昌城汽车厂生产玻璃的工厂,可能大家一下就明白过来是问的什幺工厂了。

江成的『拿来』主义太强了,周厂长哪怕看透了他的做法也学不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但他真的不好意思哭呀。

就像江成这次去广州找那曙光无线电合作社弄收音机,也是做了好几手准备去的。先直接跟那边谈合作,好在是直接就谈成了。

要是没谈成,江成二话不说就要去找广州的地方领导,会说这边有技术不协助汽车厂的发展,拖汽车厂成为国际一流的后腿。

如果广州的地方领导要敢说他昌城的汽车厂跑来广州要求强行『合作』,那江成就要告到『天庭』去了。

诶,汽车厂就这样牛逼,车子能卖到国外,全国各地都想要昌城汽车厂的汽车。只要是昌城汽车厂看上的,你地方领导也阻挡不了。

在江成看来,好好说话,那是给你们面子。能跟汽车厂合作,其实是翻你牌了,你应该感到荣幸。

这也是为什幺江成现在没事也喜欢看报纸的原因,国内现在的情况又是搞出来什幺东西就喜欢上报纸,江成就喜欢大家都上报纸。

之前汽车厂还是省企,江成还收敛一点。现在是央企,直达天听了。以前还会想着缺什幺,派人去学过来,现在是知道你能生产,你他娘的赶紧给我这边生产。

这也是为什幺外贸易部让汽车厂多接订单后,江成直接要工人的营养补助。这补助可不是给一些大米,让大家吃饱点饭就行的。

江成是要全国点菜的,云南的蘑菇,内蒙的牛羊,大连的罐头,想到什幺要什幺。想要马儿跑,就得喂的好。

(昨天答应今天日万的,可能有点难了。在电脑面前时间长了就迷糊,可能最近因为~~才导致的。但我起码放在了心上,我昨天回复也是尽量,没说一定呀。)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