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还有就是后世日本的汽车发动机,人家让你拆,让你看的明明白白你也造不出来。因为人家的设备可以造出零件我们造不出来,人家的发动机缸体能在一千五百度的高温下运作几千个小时不变形,我们国内几百小时就开裂。

至于后世还有什幺专利技术,不让仿制,那倒是在这个年代不需要提。

但是目前的情况,江成想技术独有,就只能制造出技术壁垒。让产品出售出去,人家把你的产品晶片拆出来,欧美人看到后只能喊『喽,卖噶的,王德发。』

「江总工,你来了。收音机的集成电路研发成功了,你快来看看。」

王启明见到江成后,十分兴奋的对他说道,他其实对收音机没有兴趣,但是用集成电路代替很多收音机内部电子元件觉得很有意思。

一大堆东西,被一个个很小的电子元件代替,集中在一块很小的电路板上。这只是代替,代替完成后,会发现其实很多功能都可以在一块小小的集成电路板上实现。

江成是一进科研室就被王启明拉着去看成果,一个桌面上,一台拆散的收音机,但是已经没有多少零散的零件了。一些重要的零件连接在集成电路板上,收音机的外壳其实都没有必要使用了。

零散在桌面上的设备,已经通了电源的,王启明当江成的面按下了启动开关,喇叭里瞬间传出很清晰的声音。

「启明,这声音很清晰呀。」江成听到后,也是很开心的说道。

「这是通过信号接收装置,在集成电路上进行了重复放大。接收信号强度越强,获得的音频信号也就越强,这声音就会清晰。」王启明解说到。

对于收音机的构造,其实之前王启明是不懂的。但是他可是博士生,接触过的设备多的很,要掌握收音机的结果还不是简简单单。

就像后世的晶片之母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她还去给人家研发洗衣机的集成电路呢。人家可能半天时间不要,就能掌握洗衣机的构造原理。

收音机真正难的地方就是信号接收和信号分离放大,王启明研究的集成电路就是这个方向,所以他现在对于收音机的构造很专业,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