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昌城汽车厂在用集成电路完整复刻了103机的结构后,哪怕一些电子元件和线路用黄金在制造,成本也就十分之一。后来又经过了其他电子元件的改良,再次压低了成本。
当然了,这个成本得怎幺去看。一个集成电路板,现在制造的成本虽然不断在降低,但初期的研发费用,材料设备费用。
昌城汽车厂的研发部几乎是一直在同时进行很多个项目的研发,每天都在烧钱。也就是工业硅自己能生产制造了,否则光四百块钱一斤的硅材料,每天都不知道要浪费多少。
现在硅的材料价格可以说是白菜价格的,但是这得看怎幺算。如果自己使用不上多少硅材料,像西方有些国家还只是用于制造电晶体上面。那幺算上人工,技术研发,设备成本,一斤硅卖几百块很正常。
汽车厂要不是需要大量的硅,那购买电弧炉,还要后期提炼,投入数十万也的确没多少意义。
汽车厂把计算机是造出来了,不算上研发费用,成本是很低了。但是从零到有,汽车厂已经投入上百万了,这还只是在集成电路上面。计算机还有其他构件,都要改良,都要花钱。
如果算上研发费用,只制造出一台计算机,那这成本就是天价。
但是总比现在光制造一台计算机就要二十五万的103机强,关键是现在好几个部门在研发104机,104机直接占地面积要两百个平方,然后预算成本是制造一台104机得要两百万的成本。
只是那边还在研制的时候,昌城汽车厂公布了最新的微型电子计算机信息。
微型电子计算机由多个集成电路板组合,目前汽车厂还无法制造上万个电子元件的密集型集成电路板。
蚀刻的问题不是那幺容易解决和提升的,要凭空来想像制造一些设备。而江成没有这方面的『记忆』,只能由研究人员慢慢探讨,不断改良设备。
可以说是一项无底洞的投入,就像后世华为那样每年数千亿的投入那样。
不过明年就不需要汽车厂来对这方面的投入了,现有的技术,升级一些汽车上的设备已经足够了。
黄文仪现在制造的计算机,性能已经接近正在研发的104机了。要继续增加运算速度能力,如果不控制大小的情况下,对于黄文仪来说也不难。
那边104机已经研发了一大半,快完成了。就算昌城汽车厂这边公布了微型计算机的性能,那边也会对104机的研制进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