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他还因得罪了石显被贬为庶人,如今不仅重新担任大宗正,还负责起了修建一元阁的工作。
匠人由少府负责,建材由将作大匠提供,刘向负责一元阁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今天他来甘延寿这里,就是想取取经,打听一下一元仙长的喜好。
甘延寿对此也不太了解,沉吟片刻说道:
“仙长自称是大汉民族主义者,不喜异族,修建时,能凸显出我大汉的风格便可……仙长没有神像,太极阴阳图便是他的象征。”
为了让大家对太极图有个清晰的认识,老甘还特意请出了陈汤从混元宫带来的太极八卦镜……嗯,只是给大家开开眼,真不是为了炫耀。
刘向捧着八卦镜认真看了一会儿,对一元阁的规划做到了心中有数,接着他问起了选址:
“诸位觉得,修在何处比较恰当?”
甘延寿给出了意见:
“城外择一处庄园便可,若大宗正不弃,我可将家中的庄园捐出来,用以修建一元阁,诸位意下如何?”
大家都觉得老甘有些不要脸,你都占那么多好处了,咋还没个够呢?
巴结神仙这种千载难逢的大好事儿,也得给我们匀点儿吧?
谷永说道:
“子公将军不远万里将我父的遗骨带回长安,在下心里一直过意不去,不若就用我家的庄园吧,让在下也能尽一份心。”
陈咸大声抗议,觉得这几个货一个比一个脸皮厚。
最终几人商定,用谷永家的庄园来修,因为他家庄园就在渭河边上,其他人的庄园,用来收留流民,等暑期结束,渭河水浅之后,便发动流民,用以工代赈的方式修筑渭河桥。
这期间,将作大匠要从山中将巨木运出来,少府的人,也要去上郡等地,采集石脂,熬煮后以木桶运到长安,用以木材防腐。
石脂就是原油,加热后能将汽油和柴油煤油等物蒸馏而出,剩下粘稠状的重质油,涂抹在木头上能有效防止腐坏和虫蛀。
石脂的用法,是老甘从《石油发展史》上的看到的,现在大汉不具备提炼石油的条件,但弄点儿不容易点燃的重质油给木头做防腐,还是没问题的。
敲定了修建一元阁之事,谷永感叹起了民生多艰:
“如今我大汉真是多灾多难,不光中原地区有流民,就连长安的百姓,好像也举步维艰,今日傍晚来时,我见城门口有人带着两个女儿,头上插着草标卖孩子。”
这话让大家颇有感触,觉得朝廷确实要进行改制了,否则各地的灾荒会愈演愈烈,土地兼并的问题会更加严重。
王朝末期,百姓动不动就谋反,不是他们不种地,而是他们无地可种了。
而那些占着大量土地的公卿贵族,为了维持高粮价,宁肯让地荒着也不种。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发动百姓,把故意荒废良田的人揪出来,该判刑判刑,该流放流放,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