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说完,这丫头拿起小学一年级的课本看了起来,打算编纂一套适合大宋宝宝体质的教材,在教育圈留下自己的大名。

编纂完教材,再把制工艺、纺织工艺等各种技术引进,成为科研圈的大拿。

忙活这些的同时,还不能忘记画化石符,毕竟还有治理黄河这个主线任务在等着呢,不能松懈。

中午吃饭时,周易看了看明叔发来的消息说道:

“明叔定制的神像下午要送到厂里了,我等会儿就得出发去芦山县,你俩谁想跟着去长见识?”

他本以为李清照会踊跃报名,谁知这丫头主动要求留在混元宫:

“你带西施姐姐去吧,正好她想学斋醮科仪,我留在混元宫补课……身为青史留名的才女,我不能再颓废下去了,要振作!”

周易觉得这丫头很上进,值得表扬:

“芦山县有几样小吃挺出名的,回来我给你带一些。”

“好的,多谢仙长!”

饭后,李清照回房间继续编纂教材,西施把厨房收拾干净,换上她的道袍,头发用莲冠束起来,美厨娘秒变稳健大师姐。

周易把要用的法器搬到车上,载着西施下山,一路前往芦山县起重设备厂。

另一边,北宋哲宗世界。

有了周易赐予的曲轴,赵佶等人摆弄的水力冲压设备总算可以使用了。

此时,一个匠人双手握着钢夹,将一片烧红的铁块放在了冲压机下方,缓缓转动的水车带动实木的压力杆抬起一尺左右,然后重重砸下来,速度很快,比人力锻打省劲儿多了。

赵佶还把压力杆的上升空间改为可调模式,最高可升到一米多高,这个高度加上配重,可以冲压一些简单的部件。

赵佶还根据汽车半轴原理,给水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传送分离装置,需要调整锻打物品的位置时,直接分开水车的连轴,冲压设备就会停止工作。

大家正围观这套新设备时,去辽国的商队满载而归,带头的两个掌柜来向赵佶报喜,那些工艺品比想象中还要受欢迎。

尤其是加上神仙等元素后,辽国人顿时趋之若鹜,砸锅卖铁也要买上一件。

这个时候的辽国,已经被大宋腐化得不成样子了,讲究吃穿,讲究礼仪,讲究吟诗作对,听说苏东坡被贬到儋州,许多辽国贵族都痛哭流涕。

他们处处模仿中原,却在潜移默化中丢掉了契丹人引以为傲的战斗力。

赵佶看着运来的数车金银,着重奖励了两位掌柜,表示近期会再发一趟货,让两人好好准备,除了金银之外,下次还可以从辽国带一些马过来。

等两位掌柜走后,赵佶整理一下身上的道袍,打算进宫面见赵煦。

辽国的第一笔捐赠已经到账,该确定新都城的位置了,然后把这些钱一点点投进去,慢工出细活的修建新都城。

与此同时,大唐贞观世界,刑部尚书张亮捧着武家兄弟的调查结果,走进了太极宫两仪殿……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