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久,一队队高句丽降兵被大唐将士押着离开战场,先脱下身上的铠甲,接着整齐的列队前往辽河边……打了半天也没组织起来的高句丽人,反而在大唐将士的指挥下,迅速排成队列。
他们的武器堆成了小山,铠甲的垛头堪比城墙,坐骑被驱赶到安市城东部一片面积巨大的峡谷中。
十几万匹马,根本无法收拢,只能暂时散养在峡谷中,接下来慢慢处理。
张士贵没杀过瘾,捎带手的将安市城攻破,里面的守军同样被收缴武器,卸掉铠甲,排着队出城。
到天黑时,战斗基本上已经结束,所有高句丽的士卒,正在一步步向辽河走去。
俘虏太多,大唐将士又要处理很多事,所以一个大唐士兵,需要看守上百个俘虏,好在这些俘虏一直幻想着前方有好吃好喝的招待大家,现在不宜闹翻,至少等吃饱喝足了再说。
他们一路走个不停,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总算来到了辽河东岸。
岸边,囚徒营的人一夜没睡,此时还在忙着挖坑,几个中军的传令兵骑着马,拿着小喇叭,让各队俘虏选出五个人跳进坑里帮忙。
高句丽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是演的哪一出,不过每个队还是选出五个人,跳进坑里,拿着铁锹挖坑。
不远处,一夜未睡的李靖正在拜祭台,正中央摆着一尊赶工做出来的牌位,上面镌刻着几个字:
【汉家东征儿郎之位】
所有唐初的将领,都忘不了杨广东征高句丽的三场大败,不仅断送了隋朝的基业,还葬送了几十万汉家儿郎。
李靖曾担任过隋朝官员,对东征高句丽的印象更深,不少参与东征的大隋将士,跟他还是故友。
本以为那次东征是大胜,没想到却一败涂地,让无数汉家儿郎葬身辽东。
高句丽人还将他们的尸首筑成京观,这既是对中原王朝的嘲讽,同时也是对汉人的亵渎。
摆好三牲供品,李靖倒酒浇祭汉家亡魂:
「百世之仇,犹可报也,任何杀害我同胞的异族,都要血债血偿!」
三碗酒洒在供桌前,李靖掏出周易赐给他的黑铁令牌,双手高高举在头顶,朗声说道:
「今日之事,皆我一人所为,若有天谴,我李靖一力承之,与他人无关,与陛下无关,与朝廷无关,还请上苍明鉴!」
刚说完,一道数丈粗的紫色神雷就从天而降,在不远处的地面炸出了一个比矿坑还大的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