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因此他在1975年宣布退休,在UCLA最巅峰的时刻,拿到10个冠军时离开这个舞台,不给对手击败他的机会。

从这点可以看出,伍登是个好胜心极强的人,他不容许自己失败,后来媒体总将他塑造成一个慈祥老爷爷形象,显然是有出入的。

实际上NBA成名的教练都是臭脾气,这一帮子臭脾气聚在一起,甘国阳很快发现根本不用在这里安炸弹,没一会儿他们自己就要爆炸了。

在简单的开幕仪式后,伍登开门见山,指出了这次论坛的主题,是讨论1985年后未来篮球的发展方向,包括NCAA和NBA两块。

讨论的重点一个是未来的防守策略发展,一个是三分球在进攻中扮演的角色是否会越来越重要。

大家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观点和看法,不过没一会儿双方就这两大问题形成了不同的阵营。

一部分认为防守会越来越重要,并且会在不久的将来压过进攻,成为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一部分认为进攻永远是篮球的主旋律,从80年代NBA的场均得分和NCAA引入45秒看,篮球界会进入进攻盛世,尤其是三分球会被大量开发出来。

还有一部分认为,不论防守还是进攻怎幺发展,三分球都不会成为主流,而应该被淘汰出篮球界。

另一部分则指出,防守会成为赛场的主旋律,但正因为防守越发严密,三分球将成为进攻中的突破口。

大家并不是简单的分成两派,而是交叉持有不同的意见,所有人都是篮球界有头有脸的成名人物,都有实打实的战绩、冠军背书,互相争执起来是谁也不服谁。

一开始还能比较友好的讨论和交流,到后来不知道谁第一个上火开始话中带刺,讨论就变得越发具有火药味。

慢慢的,大家的讨论就从这两个方向性问题,转向了篮球哲学的讨论,进而开始互相攻讦其他人的篮球战术战略。

一向脾气火爆的鲍勃-奈特更是将矛头直接对准了约翰-伍登,他反对约翰伍登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意见,说:「那不过是篮球的某一面而已,篮球是个球形,它由八块皮子拼接而成,我们可以在球场的任何方向,位置,将球送进篮筐里来得分,赢得胜利。我不认为存在一种普遍的规律,适合任何球队和任何人。」

他的话显然已经偏离了主题,上升到了对伍登篮球哲学的攻击。

奈特一向不服伍登,其中有纽维尔的缘故,他为纽维尔在加州的经历抱不平。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当初纽维尔没有提早退休,UCLA根本不可能得到那幺好的生源,比如阿尔辛多、古德里奇。

球员们都想为纽维尔打球而不是伍登,那样的话UCLA就不可能建立如此伟大的王朝。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