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萨加和圣克拉拉几乎同时向纳什发出了邀请,最终纳什接受了冈萨加的邀请。
因为在整个西北太平洋海岸地区,冈萨加的名声和奇迹故事一直激励和影响着那里的学生。
甘国阳率领一支寂寂无名的学校全胜取得ncaa全国冠军的故事随着时间的沉淀,成为了很多高中生心中向往的传奇。
但向往归向往,真正愿意去冈萨加追寻阿甘脚步的天才球员并不多。
大学篮球的选择不是儿戏,不仅关乎情怀,更关乎未来的前途,所以绝大部分球员还是理性的。
而纳什能做的选择并不多,去圣克拉拉和冈萨加的区别不会太大,冈萨加就在华盛顿州离家确实近。
于是1992年纳什去了冈萨加,成为继约翰-斯托克顿后,学校又一位出色的白人控球后卫。
同时,冈萨加内线又有了一个黄色皮肤的中国球员,一切仿佛昨日重现。
之后的四个赛季,冈萨加两次打进ncaa全国赛,最好成绩是打进32强。
这已经是除1983-1984赛季外,冈萨加取得过的最佳ncaa赛战绩,纳什的表现绝对功不可没。
就在1996年的三月份,大四的纳什率领冈萨加在ncaa全国赛首轮击溃马里兰大学,成功杀入第二轮。
虽然第二轮就输掉了比赛,但纳什在冈萨加的四年是成功的,他因此成功进入了全美视野,并在首轮被选中。
他参选时,人们都称呼他为第二个约翰-斯托克顿。
不过球探和经理们很快就发现,说纳什是第二个斯托克顿不过是一厢情愿。
猛一看两人确实很像,都是小个子白人控球后卫,组织、助攻能力强,投篮精准。
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从大学时开始,纳什和斯托克顿就有显著区别。
技术上的细节不谈,区别很多,从比赛风格上看,斯托克顿更内敛克制,而纳什更加奔放洒脱。
而且斯托克顿的防守很好很扎实,虽然一对一防守受制于身体素质,有些比赛会被打爆。
但总体而言,斯托克顿的防守水平是高出联盟平均水准的。
纳什的防守就没眼看了,菲茨在纳什来到冈萨加训练后第一天就打电话给甘国阳。
他吐槽道:“这家伙的传球和投篮绝对没有问题,但是防守太他妈的差劲了!”
纳什防守糟糕不仅是因为受限于身体素质,更在于他的防守意识很一般,人家防守差也就慢一拍,他能慢两拍。
一些速度快的小后卫,过他就像过清晨马路一样简单。
撕咬式的防守更是不存在,他也不会像斯托克顿那样身体不够,黑脚来凑。
好在纳什有一点相当非凡,他的心里素质很好,有一种强烈的自信,不管别人怎么说。
很多人都批评他防守不好,包括大师兄甘国阳在比赛中都吐槽他防守糟糕要好好练。
但纳什根本不放在心上,他从不觉得自己防守不好会是什么问题,作为控球后卫最重要的还是进攻。
他对自己能力的注意力永远集中在奔跑、传球、投篮上,防守很重要,但他不行就是不行,不如扬长避短。
这种性格有好有坏,好的一面是可以屏蔽负面信息,专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一旦路子对了会成果非凡。
坏的一面也很明显,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一味只相信自己,很容易养成刚愎自用的固执性格。
当他的决策中涉及到他自己时,固执不一定是坏事,可一旦牵涉的人多了,范围广了,麻烦就会来。
目前纳什只是一个新秀,一个需要在比赛中提升和磨练自己的年轻人,对自己充满自信不听别人的话,不见得是坏事。
在上半场短暂的上场时间里,纳什竭力表现自己。
虽然甘国阳在某几个回合里压制了他一把,但这是非常正常的事。
纳什的表现足够亮眼,这让坐在场下的科比-布莱恩特心里很不是滋味。
原本他应该和纳什一样在赛场上驰骋,在波特兰球迷面前亮相展现自己。
结果他只能绑着石膏坐在场边作壁上观,对于极其喜欢打球,热爱竞争的科比而言,这真是最大的折磨。
有人不能打,而有人打得太多直抱怨。
中场休息时,甘国阳和拉里-伯德发生了小小的争执。
甘国阳直言:“拉里,季前赛,你就一直让我打不让我下?我看你是公报私仇。”
甘国阳上半场两节打了有18分钟,这季前赛是按照季后赛的标准让甘国阳上。
伯德道:“大家都是买票来看你比赛的,你的复出战,多打一会儿是应该的。”
“常规赛你让我多打,季前赛你让我打什么,应该多给其他人机会。我们的问题可是多的很。”
伯德拍了拍甘国阳,结束了两人怄气的小争论。
甘国阳说的对,开拓者半场暴露出来的问题实在是很多。
多到伯德都不知道从何说起,他决定下半场按计划继续打,把问题全都暴露出来最好。
下半场比赛开始后,甘国阳只打了大约4分多钟便下场休息,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伯德把机会给了全队每一个能上场的球员,尤其是年轻的球员。
小奥尼尔在下半场的表现比上半场好了很多,他在努力适应nba的节奏。
他心里不断提醒自己,这还只是季前赛,常规赛只会比季前赛更加艰难。
对于18岁刚刚高中毕业的年轻人来说,nba比赛确实是艰难的,就像18岁的孩子没读大学就去工厂里打工。
身体上还没有完全长开,身上的肌肉量明显不够,和安东尼-梅森这样的推土机在篮下对抗,小奥尼尔显得不堪一击。
小奥尼尔很容易就被撞的东倒西歪,好几次没有保护住后场篮板,被太阳抓住机会打二次进攻。
这时候,小奥尼尔脑海里会想起在训练营时,阿甘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的告诉他,要多健身,要多长肉。
和大多数听了长辈讲的道理但没办法放在心上的孩子一样,小奥尼尔听了,但他对肌肉和力量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和直接。
他在健身房足够努力,但远远谈不上疯狂——科比比他要疯狂很多。
直到打了比赛他才明白,力量不够在nba赛场对抗是多么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