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来美国的很多中国人都感到震惊,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冲击。
殊不知有一天中国也会如此,并且走的更远。
没有在公寓坐太久,甘国阳请胡卫东和胡母外出吃饭。
胡母坚持在家吃,说吃不惯外面的东西,于是胡卫东跟着甘国阳出了门。
胡卫东膝盖上戴着保护套,拄着拐杖下楼上车,甘国阳随口道:“你该买辆车的。”
胡卫东笑了笑,道:“我根本不会开车…我们那谁会开车啊。”
当时在国内,开车可妥妥是个技术活,不像美国开车属于必备技能,和会骑自行车一样。
“不考虑学学?”
“嗯…没想那么多。”
胡卫东性情内向,话不多,对于甘国阳的照顾他很感激,但不知道怎么表达。
甘国阳倒是不在乎,他通过胡卫东的回答意识到,看起来老胡对长时间留在美国缺少信心和准备。
就像当初宋涛,赴美打球看起来很美好,甘国阳的成功更是令人炫目,但真正到来才知道在nba生存是多么艰难。
对那个年代的中国球员而言,最难的就是伤病关。
nba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太高了,在nba生存属于典型的既要又要。
既要功率强,又要耐磨损,既要能超长待机,又要有瞬时爆发力。
胡卫东的身体素质在国内已经是顶尖,但受限于营养条件和医疗技术,底子没有欧美球员好,在nba生存相当艰难。
甘国阳看过胡卫东的比赛录像,有些回合是可以打得很不错的,而且三个月来他进步很显著。
可体重和对抗一上来,身体吃不消就倒下了,没有健康的身体,一切都是白搭。
其余的像什么文化隔阂,心理障碍,语言问题等等,都是压死骆驼的稻草,不是根本问题。
一路上两人话不多,抵达预定的餐厅后,饿着肚子的两人立刻开点,放开肚皮大吃。
甘国阳展现了他惊人的食量,胡卫东本来没什么胃口,可看到甘国阳吃那么香,他也大快朵颐起来。
“在吃上一定不能亏待自己,多吃,多休息,才能多练,早康复。”
吃到一半,甘国阳擦了擦嘴,直接问道:“老胡,你以后什么打算,和我透个底。想留,还是想回?”
胡卫东放下筷子,眼神若有所思,这个问题是最近一直困扰他的难题。
走还是留?人生的一道道选择题令人困惑,令人迷茫。
当初愿意来nba,高收入是一方面,更大的原因还是被nba的五彩绚烂,最高篮球殿堂的荣誉所吸引。
甘国阳的经历给了很多中国篮球人nba之梦,同时带来一个幻觉:打nba挺容易的。
你看阿甘,把nba那些老黑、白人打得五体投地,毫无办法,七个冠军统治力无与伦比。
等胡卫东真正来到nba,来到美国才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困难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论训练的艰苦程度,nba不见比国家队要更强,所以身体上的疲惫、伤痛可以忍耐。
可是精神的孤寂,无人鼓励,处处被压一头才是更大的挑战。
在国家队,尤其在江苏队,胡卫东是绝对的老大,所有人都围着他转打造战术。
到了湖人,这是nba豪门,实力强悍,又有奥尼尔、基德这样的巨星,胡卫东一下子成了小卡拉米,边缘角色。
好在韦斯特、贝尔曼看在阿甘的面子上,对老胡比较照顾,给了机会和资源。
但nba是非常现实的地方,所谓“培养”只会给极少数天才中的天才,其他人你拿了钱就要发挥作用。
胡卫东目前的实力,作用并不突出,还受了伤,自然而然受到冷落,能不能重新站起来全看他自己。
思索了好一会儿,老胡也只是说:“我再好好考虑考虑,先把我的伤养养。”
甘国阳从胡卫东的语气中听出了犹豫,他递了杯啤酒给老胡,道:“不管回还是留,都是你自己的选择,想清楚就行。留确实很难,回去的话,你能把在美国学到的东西带回去一些。多的我也不说,不管你做什么决定,告诉我一声,我会帮你处理好很多问题。”
胡卫东点点头,他不是很善于情感表达,就把甘国阳递过来的啤酒一饮而尽,以表示自己的感谢。
喝完啤酒,胡卫东觉得这个口味很熟悉,好像在哪儿喝过。
甘国阳道:“味道熟悉吧?是咱们的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青岛啤酒都卖到美国来了。”
“是啊,中国的酒在美国一样有销路。而且你知道是谁把这酒推销到这儿的吗?”
胡卫东摇了摇头,甘国阳卖了个关子,说晚上带他见个前辈。
下午胡卫东回去休息,甘国阳去健身房练了两个半小时的力量。
他将自己的时间排的满满当当,到了晚上,再去接胡卫东一起出来吃晚饭。
胡卫东在洛杉矶没有朋友,养伤期间无所事事,阿甘带着他出来吃饭他很乐意。
甘国阳挑了一家中国餐厅,胡卫东带着好奇的心态想阿甘要带自己见什么前辈?
到了才知道,甘国阳所说的前辈,竟然是曾经的国家男篮前锋张卫平。
张卫平和胡卫东属于两代国家男篮运动员,张卫平和穆铁柱是一代人。
张卫平退役时,胡卫东才11岁。
退役后,张卫平做过国家队的教练,后因为理念和派系原因,离开国家队远走美国。
1988年,甘国阳拿第一个三连冠时,张卫平在芝加哥大学工作。
出身优越,曾经是国家队成员的他,却在美国大学里给人打零工。
做过运动队做护理,给图书馆和书店做管理员,很是吃了一番苦。
后来因为家庭和感情问题,他在1992年又离开了芝加哥,孤身一人到洛杉矶闯荡。
这一年,张卫平已经42岁。
在洛杉矶从零开始的他,成为了一家啤酒销售公司的销售员,负责代理青岛啤酒在美国的销售。
靠着极强的能力,通过几年努力,他成为了公司西部地区的销售大区副经理,把青岛啤酒推广到了美国。
甘国阳退役搬回加州后,一次巧合遇到了这位后来在篮球解说界鼎鼎大名,但当时还在卖啤酒的前国手。
甘国阳和国家队的关系从80年代起就很好,85年来美国访问的那支国家队里也有张卫平的身影,两人是认识的。
但张卫平离开国家队来到美国后,从来都没有试着联系甘国阳寻求帮助,而是靠自己闯出一片天地——一片和篮球完全无关的天地。
他的坚韧和倔强可想而知。
两代国手见面,两人是有些尴尬的。
因为当初张卫平离开国家队是因为派系争斗,张卫平是争斗的失败方。
而胡卫东是被胜利方提拔选调到国家队的年轻球员,说白了,两人不是一派。
况且张卫平88年离开中国来到美国,算是脱离了国家篮球工作体系。
胡卫东来到洛杉矶湖人效力是全国皆知的篮坛大事,张卫平在洛杉矶这么久,并没有试着去联络胡卫东。
因为心里终究是有道坎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