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不过,中国女篮反倒是出现退步,输给了韩国队,丢掉了亚洲唯一一个进军悉尼奥运会的名额。

在解决了体能、力量和基本功问题后,中国男篮还想更进一步,必须在软件上有更大提升。

在第一天的对抗训练中,甘国阳发现了中国队一个很大的问题:对内线过于依赖。

由于甘国阳的存在,外加王治郅、巴特尔、姚明等一批“中国长城”的崛起,围绕内线展开队伍建设,是非常正常的选择。

在亚洲赛场,中国队强大的内线高度,打其它国家完全是降维打击,像姚明、王治郅等球员往里一站,可以说开局一球没打呢,已经15:0领先了。

但是,甘国阳作为历史上最好的中锋,他之所以是最好,正是因为他不只是中锋。

甘国阳心里清楚,篮球赛场位置的模糊化,球员的全能化,是篮运动的发展大趋势。

这点不会因为某个特殊球员的横空出世而发生改变,最多延缓,因为篮球毕竟是团体运动。

甘国阳在nba取得那么大的成就,自身实力是一方面,还有一点,就是他一直顺应潮流,跟着运动发展的规律走。

像中国队这样,把战术重点全都往内线堆积,短时间内靠部分天才球员的井喷,以及对其他国家的体型压制,确实可以迅速取得好成绩。

但是,甘国阳会退役,姚明、王治郅也会退役,未来的时代,内线大个子球员的优势会越来越小,外线大型化,内线全能化的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中国球队在这方面没有完全把握住趋势,这次奥运会,如果再取得一个非常好的成绩,那“重用内线”的思想钢印会越来越深。

甘国阳不仅要考虑本届比赛的成绩,要创造历史,更要有长远的眼光,为以后的篮球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和引导工作。

这是甘国阳为人处世的习惯与格局,他绝不会为了自己一时的英明,竭泽而渔,把当下、未来的资源全都吸干,完全不考虑后来者的发展。

在波特兰开拓者,甘国阳就是非常重视年轻人的未来,一边冲击总冠军,一边不耽误球队的年轻梯队建设,放眼联盟也只有他能做到。

像这次2000年选秀大会,甘国阳以球队选秀顾问的身份,又为开拓者留下了一笔小小的遗产:他力排众议,没有在选秀大会上挑选内线当自己所谓的接班人,而是在首轮倒数第二位,选中了后场球员迈克尔-里德。

里德在选秀大会上并不被看好,但就像当初一力要选芬利,之后又力主将芬利换走去选科比一样,甘国阳相当坚持。

而拉里-伯德相信甘国阳的直觉,没有太多犹豫,在选秀大会上挑中了里德,作为球队未来优秀的侧翼后场去培养。

在拿下里德之后,甘国阳辞去了开拓者选秀顾问的职务,接着一并辞掉了球员工会主席的工作,把精力都投入到了中国男篮的训练培养中。

训练分上午、下午和晚上,可以说排满满的,上午战术训练,下午力量、对抗训练,晚上看录像学战术考文化。

对国家队的年轻人来说,身体上的折磨是可以忍受的,毕竟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运动员,这么多年打熬筋骨,身体上累点真不算什么。

可是,晚上的战术课和录像学习真的是要了命了,是真的动脑子,大量的fiba类战术就硬往里灌。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