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到了美国,在美国篮球学院,姚明在甘国阳身上看到什么是篮球历史第一人,什么是活着的传奇,什么是榜样的力量。
从头到尾,甘国阳没有给任何人立任何规矩,他只在开营时说了一句“希望,我做什么,你们也能做到什么。我会一直看着你们,一直。”
就这么一句话,威慑力之强持续了一整个月。
不过后来姚明知道,真正有威慑力的不是这句话,而是阿甘的以身作则。
等到八月份训练营结束时,球员们都有一种脱胎换骨,重见天日的感觉。
在最后一天的对抗赛上,甘国阳率领着国家队首发阵容:姚明、王治郅、胡卫东、李晓勇,击败了巴克利、萨博尼斯组成的开拓者退役老将队。
要知道,在训练营刚开启的时候,即便甘国阳在,国家队依旧在20分钟的对抗中败下阵来。
一个月时间过去,甘国阳很好的融入了这支年轻有潜力的队伍,在比赛中他们先输后赢,成功逆转。
尤其是最后打出一波14:0的进攻冲击波,把体能已经不太行的开拓者老将们一举击垮,顺利结束了此次训练营。
比赛结束时,巴克利扶着膝盖,大口喘着气,道:“如果美国队不好好应对的话,他们这次一定,一定会吃大亏的。”
巴克利看似粗鲁、愚笨,实际上是个粗中有细,非常聪明的人。
他参加过两次奥运会,1992年和1996年,所以对奥运会比赛的发展有着很直观的感受。
1992年的时候,美国梦之队是真正的摧枯拉朽,没有任何悬念的拿到冠军。
比赛中巴克利明显能感觉到,其他国家的球员和他们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很多都不如ncaa的水平。
即便决赛对阵中国,阿甘试图力挽狂澜,一人单挑梦之队,最后也没能成功。
而且属于那种再打一次,或者打一个系列赛也无法胜利的那种。
场面很壮烈,比分一度迫近,但其他人和nba的差距太大了。
到1996年,梦之队本土作战,巴克利再度参赛,又是冠军,同样是场场大胜。
但短短四年时间,巴克利察觉到美国之外的篮球在显著进步。
越来越多国际球员来nba打球,各国联赛也在向着nba靠拢。
所以,比赛打得更加激烈更有悬念,很多比赛大比分获胜,但强大的梦之队感受到了阻力。
不像1992年那样热刀子切黄油,随便打打也能赢50分,96年是认认真真打,能赢30、40分,赛场感受是很不一样的。
那年在拿到金牌后,巴克利就说:“我可以明确感觉到,其他国家在迎头赶上,我们现在唯一真正的优势是深度优势,在个人能力、战术上,我们已经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了。”
巴克利能表达这样的观点,足以说明他对篮球发展的认识是很深的,赛场感知能力也非常好。
这也是为什么当甘国阳为巴克利在特纳电视台申请一份长约大合同时,电视台会认可巴克利。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甘国阳答应,以后来特纳电视台客串做嘉宾,这让巴克利的合同变得更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