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苏珊摇摇头,继续往下看。

「别误会,《破晓2》仍然是粉丝电影,但陈在这里的表演是真的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最后他讲述永恒的的那一刻,他用他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时间的重量。」——彼得·崔弗斯,《滚石》,新鲜。

没错。

苏珊认同的点点头,哪怕时隔一晚上,她现在脑海里依旧盘旋着最后那个镜头。

陈说出那一句话的表情,实在是太耐人寻味了。

虽然她不明白时间的重量是什幺,但是,她却真从其中感到心里像压了块石头,难受。

「即便陈的表现值得注意,但影片整体依旧无法摆脱拖咨和叙事上的缺陷。观众的泪水更多源于告别情绪,而非真正的电影质感。」一一肯尼斯·图兰,《洛杉矶时报》,腐烂。

哼。又来了。

哪里拖沓了?

「电影靠陈勉强撑起了尊严,但一旦镜头离开他,立刻就露出了苍白与空洞。而陈的表演也并非无懈可击,对于一个中国明星来说,动作镜头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弱项。」一托德·麦卡锡,《好莱坞报导者》,腐烂。

屁!

昨天明明打斗得那幺精彩!好莱坞报导者全都是些种族歧视分子!

「陈在《破晓2》里的表演,出乎意料地成熟与内敛,他让一部以粉丝为核心的系列电影,有了片刻真正的艺术火花。但整部电影依旧是一部迎合青少年情绪的浪漫幻想。」一一罗杰·艾伯特,《芝加哥太阳报》,腐烂。

罗杰·艾伯特?

看看最后那个名字,苏珊的眼睛微微睁大了。

如果她没记错,这个人前段时间不是已经病危住院了吗?怎幺又出来写影评了?更过分的是,媒体上还传过一则流言,说是陈用某种神秘的东方巫术,把他「救活」了。可这人居然转头就给《暮光》打了腐烂!

带着愤愤不平的心态,她点进去&;lt;阅读全文&;gt;的标签。

「《暮光之城》系列是商业电影与粉丝文化结合的最佳样本,它理应为观众提供一场满足幻想的娱乐盛宴。《破晓2》正是做到了这一点。

但我不能忽视它的局限:剧情臃肿、人物塑造浅显,陈的表演或许是其中唯一值得留存的光亮,他短暂地让这部电影有了些许真实的重量。

这或许值得一个奖项提名,但离改变整个电影在我心里的评价,还有从洛杉矶到BJ那幺远的距离。虽然和最开始比起来,它已经像是两个系列的电影。

推荐指数:一个大拇指。

送给这部电影的导演比尔·康顿。

他让罗伯特·帕丁森在最后一集匆匆谢幕,让我好受了很多很多。

这个从哈利波特中展露头角的年轻人,似乎仍然没有找到角色的重心,他的存在感在卡伦家族里依旧是尴尬的。他不是那种糟糕到令人发笑的表演,但他确实让人时刻关注他脸上那股莫名其妙的紧绷。再见了,帕丁森,下部电影希望你能够活在一个没有陈的世界里,那可能会让你放松很多。」

「哈哈!」

苏珊看完这句话,忍不住扑味笑了出来。

如果要在卡伦家族里挑一个她最不喜欢的角色,那毫无疑问就是这人了。

而且很神奇的是,这不仅仅是她的个人偏见,在整个暮光粉丝群体中,他都是最不受欢迎的一个。

大家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这人每次出现在镜头里,都仿佛着一股劲儿,想要和爱德华争风吃醋,可最终的效果却总是让人觉得用力过猛,既滑稽又可笑。

原来不仅仅她们,连这个大影评人也是这幺觉得的啊。

那一瞬间,她心里因为罗杰·艾伯特的「腐烂」判决而积攒的郁闷,竟也消散了一大半。

她口有点干,正想拿起一旁的咖啡,结果没想到,一个身影倒退几步,居然一下子撞到了她的身上,一下子把她手里的咖啡碰倒在地上。

「你在做什幺!」

苏珊一下子叫了起来。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