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二锄头,二锄头,一家老小不用愁!”

在纵横交错的田陌间,穿着麻布背心或者光着上半身的农夫们站成一排。

汗水给他们小麦色的脊背打了一层蜡,手中的锄头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

锄头抬起又落下,泥点子和杂草跳跃到他们的衣服和肌肤上。

无数把锄头像是百足虫活动的步足,如波浪般上下起伏。

耕马拉着轮犁,锋利的犁刀在泥土中乘风破浪,马蹄过后,留下一条条整齐平行的垄沟。

另一片已经被开荒完成的田地上,雇农劳工们将苜蓿等绿肥种子丢入土中,身后还跟着泼洒农家肥的劳工。

几间事先搭建好的木屋前,几个厨娘和帮工正在几口大锅中搅着勺子。

由于教皇宫是圣锄修道院的大股东,没有太过强烈的经济效益的追求。

所以霍恩给院长希穆斯元老下令,要求给雇农劳工提供包吃包住的条件。

在圣锄修道院的垦荒队中,洗衣做饭都有专门的人来负责。

手里有把式的就去干精细的活,例如犁把式这种技术人才,就有优待。

没活干不了精细手艺,别想着靠咬火把斗狠,老老实实地去干搬运、除草和翻地等非技术性农活。

在包吃包住外,圣锄修道院每月额外发放十加仑口粮和一些柴火泥煤,作为其开荒的工资。

这部分口粮省着点用,配上薯根,勉强能填补其家属的粮食缺口了。

为了激励农民们,霍恩下令,开荒出来的田地中,有40%作为分红直接划分给开荒者。

当然,不想要地,也可以要圣锄修道院的股份。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决定要地,尤其是数量众多的流民们。

尽管霍恩发布耕者有其田的法令,给大批流民分了田地。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