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速读谷

菜单

至于这种刻板印象是从哪儿来的,那就得问问伟大的圣孙了。

喝了一口胡椒味汽水,霍恩再向前走了两步,来到窗户边。

他的视线在拥挤的人群中逡巡着,找寻着发条机械们的影子。

这些发条机械结构精巧,连杆挪移,齿轮传动,还有蛛丝与弹簧的展开与收紧。

不过,它们都有一个特征。

碎龙骨制成的,巴掌大小的时钟调谐器就安装在发条仓的侧面。

需要工程师或制造者们,时不时手动或半自动地操控着发条仓的出力。

每当发条释放完成,这些机械便要原地停下,等待主人转动调谐器的发条匙。

这种发条匙只是给调谐器震动提供一个初始动力,纯粹是装饰品。

可在外人看来,那就是他们用一根小小的发条匙,拧紧了巨大的山铜发条。

对于不通以太作用和能量转移的人,还以为发条仓的动力是靠手动上弦提供的呢。

这些天,契卡给霍恩的报告中就有提到:

不少市民工匠,自行买一些山铜回去,自信满满地准备回去自己造。

听到这个消息后,霍恩自己也是哭笑不得。

估计这些工匠是看零件暴露在空气里,不做任何遮挡,可以直接用肉眼看到,认为所见即所得。

可他们却是忘了,这是方便工程师调试而设计的。

至于霍恩之所以不大批量售卖这些都有几分现代气质的机械,就是因为它们离开圣械廷立刻就会变成废铁。

如果想要它们在圣械廷之外也能使用,不仅是价格,就连它的体型都要翻上十好几倍!

所需的月汞阻尼液,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除了一些大贵族大富豪能够收藏做玩具外,普通人根本买不起也用不起!

在这个瞬间,霍恩不得不为这些工匠们的钱袋而默哀。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相关小说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