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伯克在火药味渐浓的赛前抓住最后时间采访双方关键球员。
轮到林奇时,她将话题直指那个最近在舆论场掀起波澜的名字,凯文.杜兰特:
“上一场,凯里.欧文执行关键跳投后,一些球迷认为你非常巧妙的用‘无私’这个概念巧妙地规避个人责任。
无论是之前拿不到60分却被称作无私,还是上一场让出关键投篮却被称作无私,他们都觉得无私只是你包装自己的工具而已。
凯文.杜兰特是这一理论的忠实拥簇者,你怎么看待他对你的一系列质疑。”
“多丽丝,我现在在打总决赛,现在不是谈论一个连分区决赛门槛都摸不到的对手的时候。
这是个言论自由的国家,凯文可以尽情敲打键盘,输出各种各样的言论。我相信,他最近肯定很忙。
而我要做的事情没那么复杂,我只是要捧杯了而已。”
林奇表达了自己的不屑,他也不想在关键一战分心。
比赛很快开始,今晚的节奏和此前五场别无二致。
尼克斯就知道,下一回合,马刺会打出一套很流畅的挡、切、传、投套路,行云流水。
可你就是无法彻底阻止他们,他们的默契、他们的配合、他们所有球员足够平均的实力,让防死他们成为了不可能。
马刺也知道,下一回合,林奇会用极致的个人能力摧毁防线。他已经证明了,哪怕不串联全队,他的火力也能在大多数时候率队取胜。
你就是无法阻止他,没有任何球员可以在一对一中彻底摁住林奇。
第一节比赛的观感对球迷们来说非常熟悉,极致的团队协作与极致的个体伟力,在这方寸之地激烈碰撞。
林奇首节17分,放在其他人身上,这样的表现值得大吹特吹。
可放在林奇身上,迈克.布林只是轻描淡写的评价了一句:“今晚林奇的火力还行,够用。”
林奇已经将卓越变成了习惯。
第二节,林奇照例开始认真防守,让凯里.欧文和德玛尔.德罗赞暂时接管。
但凯里.欧文今晚的手感不是很好。
事实再次证明,热身时间与球场表现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
提前热身确实有概率让你在比赛中打出火热手感,可这个概率绝不是100%。
凯里.欧文没有死磕,连续两个回合跳投不中后,他将进攻权杖交给了德玛尔.德罗赞。
后者今晚的单打效率也远不如前两场。
还好,靠着林奇稳固的大后方,马刺队并没能成功靠尼克斯这段时间的火力断档取得优势。
可迈克.马龙还是暂停了比赛,他清楚,想单靠防守和马刺死磕,是不可能成功的。
对马刺这种球队,你必须做到攻守均衡才能取胜。
并且,在每球必争的总决赛里,尼克斯没有那么多时间给欧文和德罗赞找状态。
所以,他看向林奇:“第二节的进攻你继续接管!”
凯里.欧文在迈克.马龙做出决策后,立刻补上一句:“林奇,我们可以一整场做好防守,你不用担心太多,只管放开手脚去攻!”
凯里.欧文发话后,其他人纷纷附和。
“是的林奇,我们来帮你分担防守。”
“不需要为我们的情绪着想,我们不会有任何情绪!”
“只要你想,你就尽情的去得分!”
这是相当罕见的一幕。
在篮球比赛中,除了托尼.阿伦这种为数不多的怪咖,鲜有球员甘愿彻底隐身于进攻端,沦为纯粹的工兵。
球在指尖流淌的触感,参与进攻的归属感,是球员本能的需求。
就好像,你想要士兵上战场,就需要保障后勤。
想要女菩萨不断造福这个世界,就需要保障收入。
如果你看过2025年的nba中国赛,你就会清晰的看见曾凡博在场上完全摸不到球时有多沮丧——那是一种比能力不足、无法融入团队、接球后投不进更深的沮丧。
有那么几个瞬间,他似乎都想要放弃自己的篮球生涯了。
所以,林奇不喜欢当持球大核。
所以,菲尔.杰克逊需要三角进攻,哪怕迈克尔.乔丹在一开始相当抵触。
你如何让一个沮丧的队友全身心投入比赛并做好防守呢?从来没有人做到过。
你只能想办法让他在进攻端融入更多,想办法把他们的激情调动起来。
可今晚,这群尼克斯球员主动打破了常规。
他们主动放弃了进攻端的戏份,并愿意将自己完全交给防守。
他们打算能在摒弃基础需求的情况下做好防守。
迈克.马龙和萨姆.卡塞尔知道,林奇成功了。
自从尼克斯开始重用新秀,彻底年轻化以来,林奇一直在小心翼翼的搭建无私氛围,就像堆迭积木,一点点耐心的添砖加瓦,且随时要小心被弄塌的危险。
为此,尼克斯队总会果断交易或者放走那些有可能造成崩塌风险的人,比如去年夏天的威尔森.钱德勒。
终于,林奇将积木搭建成了大厦。
吉米.巴特勒此刻想起了萨姆.卡塞尔刚刚在更衣室装神弄鬼时说过的话:“无论今晚发生什么,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别去为失败而担心,因为林奇绝不会让庆典延迟。”
他猛地站起身,拳头狠狠砸向空气:“让我们在防守端艹翻那群杂种!”
暂停结束,迈克.布林对凯里.欧文和德玛尔.德罗赞的表现感到担忧。
状态起伏是正常现象,马刺队球员也有状态起伏的情况。
吉诺比利、丹尼.格林、鲍里斯.迪奥、帕特里克.米尔斯.今年总决赛,他们都有过拉胯的场次。
但圣安东尼奥的可怕之处在于,当一个零件失效,立刻会有另一个无缝衔接站出来,成为那台精密运转的得分机器的一部分。
而在尼克斯,当欧文和德罗赞都状态不好时,你无法再早出别的单打手去开发进攻。
“但愿尼克斯队能保持住现在的防守,这能给他们的进攻争取到一些调整的时间。”
网络上,凯文.杜兰特正幸灾乐祸地敲击键盘,用他的小号在社交媒体上煽风点火:
“嘿,我们伟大的林奇现在总不能继续无私了吧?按照他的理论,把球塞给手冷的队友可算不上无私,如果他真能拿60分,那他就应该那么做!但我们都清楚,他压根做不到!”
比赛回来,所有人都很想知道尼克斯在进攻端会有什么变数。
结果,他们看见林奇又持球了。
“林奇要继续接管进攻吗?”迈克.布林的声音中同时夹杂着担忧和兴奋。
林奇变向突破了杰拉德.华莱士,迎着补防的剃姆.邓肯急停,身形拔地而起。
“唰!”
急停跳得手,林奇单场第19分,尼克斯持续领先3分。
沉默寡言的剃姆.邓肯在林奇进球后,少见的主动开口:“这就是你们的解法?靠你一个人抡一整场?呵,nice try。”
nice try。
林奇曾经最不爱听的垃圾话。
自从2007年总决赛击溃马刺后,邓肯再未对林奇吐出过这个充满讽刺的“称赞”。
六年过去了,它依然带着当年那份令人骨髓发寒的轻蔑。
邓肯不是那种喜欢嘲讽对手的球员,他只是觉得尼克斯的办法完全行不通。
尼克斯队其他人真的要彻底当四节防守工兵?并且保证防守质量一丝都不会下滑?
林奇真能在如此重压下,持续高效的输出一整场,直到终场哨响?
这太难了。
马刺队进攻,对林奇来说,现在最难的事情是,他必须遏制自己在防守端的跑动范围。
如果他在防守端继续消耗,进攻开发会彻底瘫痪。
托尼.帕克突破欧文,油门到底,直入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