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妥的被打击过落后分子。
因为哪怕不是卖东西,只要没工作单位的乡下人流窜到城里谋生,都叫盲流。
能立刻遣送回原籍,至于这些腊肉鸡蛋就肯定收缴了。
这时候让卫东多少有点后悔,还是该带个帮手,或者先探探路找好买家,起码小舅也知道瓜子批发点周围有个市场吧。
所以佯做镇定的投机倒把分子跟两位警察擦身而过后,简直有点寸步难行。
又累又饿的感觉几十斤背篓都重了许多。
还是先找个路边梯坎放下重物,扯下头巾擦擦汗看清楚该去哪,别跟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转。
恰恰就是背篓放地上歇了这幺下,有人经过,瞥见糠壳间露出来的蛋壳:「鸡蛋还是鸭蛋?怎幺卖的?」
让卫东心头一动,在门卫室还是见得多:「乡下山里吃虫子长大的土鸡蛋,五分钱一个。」
壮着胆子叫价。
结果这大妈毫不犹豫的伸手拿了个对阳光照照:「行,数二十个给我吧。」
摸出一块钱付帐,然后问题来了,人家怎幺带走呢?
小丑抛球那样抛着圈儿回去吗?
这年头可没随处可见的塑胶袋儿,哪怕用旧报纸折个袋儿也行啊。
人家大妈明显是下班,也没提菜篮子。
还好难不住农村娃:「您住得远吗,我给您送过去。」
就当是外卖跑腿。
关键是背起来走着能聊几句:「我从乡下来卖点东西,您知道哪里更方便集中卖腊肉这类农产品吗?」
光这语言态度,就不像个农民。
大妈多看他两眼:「啥腊肉,多少钱一斤?」
又踮脚去看背篓。
让卫东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只卖给哪户居民。
他是想找个长期固定的销路:「商州下面山里的青杠木、松柏枝熏烤老腊肉,绝对的绿色无污染的山里土特产,和菜市场那种厂里做的腊肉完全不同,您看值多少钱?」
大妈顺着他侧歪的背篓拨开点糠壳,才发现腊肉:「哦哟,看起来还可以,是真的山里腊肉!」
然后豪爽的拍板:「买了,我们厂子里喊一声,各家随便就把你这点买了!」
让卫东还是低估了政策固然是限制住农民进城,也压抑了城里人旺盛的消费力。
他这背的全都是稀缺品。
前辈大佬的点子简直是金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