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专业级水准的腔调,不疾不徐充满弹性韵律,让全场刚觉得他有点像谁,印证了就是那位烈士演员后,立刻掌声四起却又马上安静倾听。
舒服。
如同电熨斗轻轻推过:“昨天让卫东到的平京,一直在北郊工业园区工地上,晚上跟我们吃饭开会,直到休息还在跟我討论要拍部电影,去鼓舞更多人投入改革工作,三点过躺下,七点不到我们出发,在跟市里单位谈房改,九点到西站办公室决定晚上来这边做行业介绍,下午在食品单位谈承包,直到这会儿都是马不停蹄,听得出来嗓子已经受损了,这是为什么?”
还好这会儿真不流行諂媚文化。
汪志文也不是绕著弯儿拍领导马屁:“只为让大家在这个改制转型期不负十年寒窗,能够最大可能的展现出能力才华,时代走到了毕业包分配要改变的关键点,我作为电影学院大四学生,以前能分配到某个电影厂就阿弥陀佛,现在我不会去爭抢越来越少的那点名额了,我已经带领起一帮伙伴,我们要演绎这个时代,鼓舞这个时代,祝愿在场的大家都能用最热烈积极的態度为这个时代做出贡献,谢谢大家,今天就让他休息下,大家也能消化消化,明天我们继续讲……外贸!”
雷鸣般的掌声中此起彼伏的谢谢。
让卫东都笑著挥手告別。
然后才是百余人的平京公司职员们继续对销售工作探討开会。
没谁要求加班、晚上还得来开会。
但几乎没人缺席,知道这就是功力腾飞的关键时刻,学到悟到就能征战四方。
晚上全都挤在三楼宿舍、二楼办公室睡觉,还兴奋热烈的探討。
让卫东他们也没去住酒店招待所。
本来请伍曦回去顺便带走尤启立的,这俩都表示不急。
最后跟大学生们在服务中心大厅打地铺。
伍曦还觉得找到了在连队的感觉。
尤启立则郑重其事的给让卫东提出,他想在大学生中间招募自己的班底。
这已经是他过去两年征战大江南北最痛苦的事情,人才匱乏。
从老家带出来的几个人最多只能帮著打下手,甚至都不一定经得起各种诱惑考验。
他一直在构想有座人才大学……
让卫东发现他又一不小心就开始天马行空,赶紧叫住说自己考虑下。